內政部政務次長馬士元今(15)日出席由內政部及教育部共同辦理的「守護臺灣探險記–Child Safety We Care」暨防災校園大會師活動。馬士元表示,近年來氣候變遷加劇、災害頻傳,防災與減災工作除了加強防災工程與災害管理機制外,民眾防災觀念的培養也相當重要,這次活動主要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6年發起「防災從學校開始」的全球性防災教育活動,展現教育部在校園防災上推動成果,各學校推動防災不僅侷限在校園內,更整合學校與社區的資源,將防災校園與防災教育拓展至當地社區,使防災校園轉化為社區防災基地,為防災教育基礎扎根。
馬士元提到,地震無法預測,應事先做好防災準備,內政部每年的921國家防災日網路地震避難演練,全民參與人數超過300萬人次,對於居住在地震發生頻繁的臺灣民眾來說非常重要,透過實地的演練,熟悉避難逃生的方法,當災害發生時就能發揮最大的效果。
馬士元指出,為因應大規模災害情境,厚植民間防救災量能及強化社會韌性,內政部自2023年起至2027年推動「強韌台灣大規模風災震災整備與協作計畫」,辦理防災士培訓,截至8月11日止,已培訓5萬7,488名防災士,消防署也推動TCERT「民間自主緊急應變隊」,誠摯邀請各級學校教職員加入建置,未來將繼續與民間團體、學校、機構合作,持續辦理韌性社區標章制度及防災士認證,擴大防災士訓練,提升社區防救災能力,共同守護人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內政部會跟教育部一起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