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資訊學在我們的正規醫學教育中,其實並沒有被列入核心課程,甚至在主流醫學期刊裡,也常被視為相對邊陲的小眾領域。可是仔細想想,我們每天安排的檢查與治療,有哪一項工作不是透過醫療資訊系統來完成的呢?然而,我們卻對這些系統背後的原理幾乎一無所知。
如果把醫學資訊視為主要學問,它有沒有可能在醫學領域中,成為真正能夠引領全局、居於核心地位的專業?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關鍵問題。年輕學子在選擇專科或研究方向時,更需要有這樣的榜樣(role model)來追隨。
本週我(衛生福利部資訊處處長 李建璋)特別邀請到一位重量級貴賓──美國最大醫學會(AMA)去年才剛卸任的主席Jesse M Ehrenfeld。他正是以醫學資訊為專業,而登頂美國醫學會主席的最佳範例。
他的蒞臨線上演講,對醫學界意義非凡,就如政治上,美國卸任總統來台灣訪問所代表的意涵一樣,充分展現對台灣的重視。
這位主席本身是威斯康辛大學醫學院麻醉科教授與臨床醫師,同時也是醫療資訊學的先驅。他的人生經歷傳奇,曾赴阿富汗服役,年紀輕輕就已成為領域翹楚。更巧合的是,他還是我在哈佛時期的小一屆公衛學弟,同時活躍於美國醫療資訊領域。
在擔任 AMA 主席期間,他最自豪的一項改革,就是推動「癌症用藥事前審查制度」。這個制度透過醫療資訊科技的自動檢查與申報機制,估計幫美國節省了超過 150 億美元的醫療開支與浪費。這正好也是台灣健保署目前正在推動的重要方向。這項成就不僅展現醫療資訊如何帶來實質的醫療效益,更證明醫療資訊學已經站在醫學的核心位置,能驅動巨大而深遠的改變。
如果想親身領略這位年輕有為、剛卸任的 AMA 主席的風采,務必把握機會參加我們星期四上午舉辦的 LOINC大會。
這次大會內容十分豐富:
- 健保署龐副署長將分享台灣如何透過 LOINC 推動 NGS 收案與癌藥事前審查
- CDC 莊署長(同時也是醫療資訊學博士)將介紹如何利用 LOINC 建立自動化的傳染病通報系統
- 我則會談到台灣在推動 LOINC 應用於實驗室數據政策上的進展。
我現在辦的活動都是有互動的環節, 不是只有聽課,所以下午會有讓大家可以親手操作系統的工作坊,讓大家親自操作感受到資訊系統的魅力。
這場會議是台灣首次集合檢驗界、醫學資訊領域、臨床醫師、政府部門與體外診斷廠商,共同討論醫療標準推動的盛會,具有里程碑意義,我們正跨出關鍵一步,也誠摯邀請各位登記報名,共同參與這場醫療資訊標準化的重要會議。
AMA President Jesse Ehrenfeld, MD, MPH, talks burnout, telehealth and augmented intellig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