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9)日接見仰山文教基金會游錫堃創辦人等一行時表示,在臺灣推動有機農業是一段非常辛苦的路程,許多農民及企業皆參與其中、大力推動,游前院長這幾年亦專心投入相關議題。而游前院長此行前來行政院,係針對2019年5月30日《有機農業促進法》正式實施後,相關應持續加強之工作,包括辦理有機農業獎勵、補貼或制度改善等方面,提供行政院寶貴建言,希望政府後續在法制、組織、人員、經費、政策等各方面可以持續精進,加速未來有機農業在整個社會的推動落實。卓院長說,游前院長曾於2002年2月1日至2005年2月1日擔任行政院長,非常歡迎游前院長今日再次回到行政院這個最熟悉的地方,也感謝陳俊宇立法委員、行政院張景森前政務委員、仰山文教基金會莊秀梅董事長及多位有機農業推動大使一同來訪。卓院長指出,有機農業及友善耕作,對農民、個人健康及整體農業升級皆有益處,同時也減少許多化學肥料的使用,對於政府推動「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有相當助益。因此,政府在不同層次方面進行加強,包括輔導地方政府學校午餐使用有機食材,協助業者設置有機專櫃、有機農民市集等方式,藉由逐步推動方式,讓有機農業普遍化,民眾可以輕易觸及相關食材、商品。雖然目前仍有一段路要走,但近年來,大眾對於「有機」兩字的接受度非常高,願意以較合理的價格購買有機產品,這不僅是觀念的改變,更帶動整體市場的改變。卓院長表示,臺灣不只在國內推動有機農業,也致力與國際連結,例如游前院長去(2024)年12月即率團參加「有機世界大會(Organic World Congress)」,並於會中發表「回首臺灣有機路」專題演講,闡述臺灣推動有機農業的進程,相信民間業者在游前院長的帶領下,有機農業的成長腳步將更加快速。隨後,游前院長致詞時表示,感謝行政院過去為有機農業所做的努力,《有機農業促進法》於2011年開始提案,在2018年5月8日賴清德總統擔任行政院長任內三讀通過,並於2019年5月30日正式施行,而自該法案施行6年以來,我國有機耕作面積已成長2.11倍。游前院長說,他此行代表全臺關心有機農業人士提出兩項陳情建言,以精進臺灣有機農業。一是目前「有機農業科」隸屬於農業部農糧署農業資源組之下,層級較低,協調部會不易,希望提升為「有機農業司」,直接隸屬農業部之下的一級單位,以利進行農業部所屬單位或跨部會協調。二是依照《有機農業促進法》第5條規定,每4年應提出「有機農業促進方案」,但最近一次提出,已距上次相隔6年之久;另依照去年8月1日行政院函示,有機農業推廣應參酌日本2050年耕作面積達25%、歐盟2030年耕作面積達20%、美國2050年產量達40%的目標,但我國目前有機耕作面積為3.43%,距離目標甚遠,希望政府予以重視。隨後,卓院長與游前院長進行意見交流,充分傾聽游前院長寶貴建言,將審慎評估相關建議,以共同促進臺灣有機農業的發展。包括行政院龔明鑫秘書長、李慧芝發言人、農業部胡忠一次長今日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