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金屬中心持續引領產業技術創新,於近日舉行今(114)年度「先期研發成果發表會」,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與能源署支持下,透過線上直播向業界展示最新研發成果。發表會共揭示10項前沿技術、釋出逾百件專利,展現跨域整合能量,並以「高階金屬加工」、「先進精密製造」及「數位輔助醫療」三大主軸為核心,為台灣產業升級注入強勁動能。
在高階金屬加工領域,金屬中心研發的「碳化物組織控制模組技術」可精準掌控球墨鑄鐵中碳化物的形貌與分布,兼顧耐磨與韌性,縮短開發期30%、壽命提升40%,適用於農機、齒輪等高強度構件。
「成形製程監測模組技術」則導入數位化伺服補償與品質回饋分析,提升製品精度;「整合型電液致動器開發技術」具高能量密度與高壓穩定特性,可應用於飛行控制、能源與深海裝置;「智慧化光譜監控PECVD/PEALD整合設備」更創下國內首例,透過智慧監控辨識異常訊號,提升製程穩定與效率。
在先進精密製造方面,金屬中心的「微粒子表面拋光技術」有效延長模具壽命、降低表面粗糙度並提升產能逾兩成。「離子氮化熱處理技術」則針對塑膠射出模具深孔與複雜形狀進行高效率處理,不影響基材即能提升硬度與耐用度。另針對半導體製程,「靜電吸盤流道設計與最佳化」技術顯著改善晶圓溫控精度與均勻性,提升良率與產品效能,對高端製造具關鍵貢獻。
數位醫療領域亦展現強大創新潛能。「語言能力智慧評量技術」結合臨床量表概念,協助語言治療師即時追蹤個案能力變化;「心理治療AI代理技術與生成式心理治療軟體」則運用AI生成對話與記憶迴廊設計,支援認知行為治療(CBT),提升互動性與參與度,展現AI在臨床照護的落地應用潛力。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董事長劉嘉茹表示,金屬中心近年積極深化材料與智慧製程技術,跨足航太、半導體及醫材等高附加價值產業,順應全球淨零碳排與供應鏈升級趨勢,致力以「技術帶動產業、創新連結未來」。
她強調,此次發表會由企劃廣宣處李月修處長團隊統籌舉辦,成功串聯研發與市場,成為產學研合作的重要平台,促進技術商轉與跨域應用,為台灣產業創造長期價值與競爭優勢。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金屬中心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劉嘉茹 #李月修 #高階金屬加工 #精密製造 #數位醫療 #AI醫療 #PECVD #半導體製程 #能源署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 #產業升級 #台灣製造 #技術創新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漾新聞」網址https://www.youngnews36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