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科技成為文化傳承的新力量!「2025客家學×青年論壇系列活動」之「創客AI科技學堂」於10月25日至26日在正修科技大學圓滿落幕。活動吸引眾多客語教師、公務人員與青年參與,兩天課程在熱烈互動中,展現AI融入客家語言與文化創新的無限可能。
本次課程由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與財團法人高雄市客家文化事務基金會共同主辦,邀請正修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李迦恩與郭庭歡授課,帶領學員從生成式AI的操作原理出發,深入實作文化應用。課程內容包含「AI時代下的文化保存與創新」、「客語教學AI應用實作」、「客庄文化活動結合AI運用」等主題,學員從中體驗科技與文化交會的嶄新思維。
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委楊瑞霞表示,AI浪潮方興未艾,關鍵在於「族群與文化如何運用這項科技」。她強調,AI不只是企業發展的利器,更是延續語言與文化的橋樑。透過AI,客語教材、文化影像與教學短片能以更生動的方式呈現,讓更多人認識客家文化的多元之美。
兩天課程中,學員實際操作Gemini、Copilot、Perplexity、Suno、PixVerse、ChatGPT、Canva與Markmap等AI工具,並以Poe平台製作客語聊天機器人,設計教材、撰寫文案與創作主視覺。現場學習氣氛熱烈,學員們表示,不僅學會AI操作技巧,更理解如何將科技轉化為文化推廣的助力。「AI不只可以用來創作,還能協助地方導覽、文化教育甚至防詐提醒,讓科技真正走進生活,延續文化能量。」一位學員分享道。
在課程成果發表中,學員分組以「文字×聲音×影像」生成短影音,呈現客家美食推薦、節慶文化介紹與客語繪本試作,展現AI在文化詮釋與教材設計上的多樣可能;另一組則設計客語聊天機器人,實現導覽問答、課室助教及文化知識互動功能,作品精彩、反應熱烈,展現出青年世代運用AI的創意潛能。
楊瑞霞指出,這項活動不僅象徵AI與客家文化的融合,更反映「文化要永續,就要勇於創新」。她感性表示,AI不會取代文化,而會成為文化的延伸與放大鏡,讓更多人透過數位科技重新感受客家的溫度與精神。
「創客AI科技學堂」為2025客家學×青年論壇系列活動之一,延續九月「青年客庄創生走讀」的實地學習,緊接將於11月8日至9日舉辦「客家新世代願景論壇」,串聯「學習—實踐—展望」的完整行動鏈,持續為客家文化注入創新動能。
活動現場亮點不斷,學員與講師交流熱絡,作品融合科技與文化思維,充分展現客家文化的創新韌性與時代魅力。展後,許多教師與青年更主動分享作品至社群媒體,掀起一股AI文化風潮。
更多活動資訊請見:
高雄市客家文化事務基金會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KHCAF2022/
2025客家學×青年論壇系列活動官網:https://www.hakkayouths.com/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客家學 #AI科技 #文化創新 #客家青年論壇 #客家事務委員會 #正修科技大學 #數位學習 #文化永續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漾新聞官網】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