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表示,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及實現「2050淨零碳排」之國家重大政策,在112年即啟動高雄旗美污水處理廠(以下簡稱旗美廠)減碳工程及碳中和示範計畫,透過溫室氣體盤查作業,掌握瞭解碳排放熱點,經由改善措施、遠端監控與綠能設備等建置,並依循PAS 2060:2014國際規範,達到系統優化及減碳效益目標,更是全國首座取得碳中和認證之污水廠。明(115)年將接軌ISO 14068-1:2023最新國際標準,持續精進碳管理機制及落實各項污水系統減碳作為,以接軌世界永續發展趨勢。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說明,依據旗美廠盤查數據顯示,其113年上半年度碳排量為316噸,施行減碳工程與措施後,今(114)年同期排放量降至183噸,節電比例達廠用電力三分之一;同時導入自發自用太陽能系統,以綠電取代部分既有電力使用,另上半年剩餘排放部分,藉由綠電憑證及外部碳權折抵後,已在9月30日達成碳中和目標。
此外,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為推動多元減碳技術整合,目前已擇定旗津區中區污水廠設置小水力發電試辦工程,利用消毒池至放流站跌落水位超過3公尺的落差,及每日50萬公噸的穩定水量來發電,預計今年底完工後,每日將可發電878.79度,相當於旗美廠每日用電量的56%,進一步提升再生能源自給比例,打造更高效的節能推動模式。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最後指出,今年9月底全國接管普及率已逾42%,接管戶數突破417萬戶,為完善污水下水道全生命週期的碳管理,中央將持續以「加速接管」、「設計施工管制」、「污水廠轉型」三大面向積極辦理。未來,除持續以每年新增13萬戶接管為目標,從污水處理就落實減碳,並將陸續發布管線、接管及污水廠工程減碳作業等指引,讓旗美碳中和推動經驗可作為新建污水廠或其他公共建設之參考,也會結合AI管理、再生能源科技等智慧化、永續化的經營管理策略,讓單廠減碳成效拓展至全國,為國內下水道事業邁向碳中和奠定厚實基礎,在照顧民眾居住環境品質的同時,讓污水建設也能達到永續營運之施政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