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高雄市政府為解決「土石方之亂」,擬將南星計畫區原遊艇專區旁、屬於循環經濟園區第二期的非都市計畫土地,臨時作為大規模土石方堆置場。該地預計明年4月將由市府協議價購轉交經濟部,卻在交接前先被暫時徵用,引發地方譁然。居民痛批政府「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質疑土地屬特定商業用途,卻被拿來堆土,根本違法濫用。
現場居民指出,政府從未公開堆置量、時間及防塵方案,僅以「臨時」名義推動,完全不顧環境與健康。更憂心的是,未來龐大的工程車輛勢必穿越大林蒲、鳳鼻頭地區,這裡早被稱為「八百支煙囪圍繞的村落」,空氣污染早已瀕臨臨界,如今還要再承受塵土與噪音,居民無不憤慨。
地方里民痛心表示,大林蒲遷村計畫尚未完成,居民仍每日在污染與焦慮中生活,如今又要面對新一波砂塵侵襲,簡直是對地方的「二度傷害」。有長者哽咽說:「我們的房子要拆、村子要遷,現在連呼吸都成問題,政府還要我們再忍多久?」
市議員陳麗娜怒批市府以「暫時」為名行「犧牲」之實,質疑行政單位缺乏整體規劃,讓原本該作為遊艇專區的海岸線,淪為堆土之地。她強調:「我不是反對政策,而是要求公平。不能讓大林蒲人一再成為代價,這不只是地方開發問題,而是社會正義問題!」
民代並要求高雄市海洋局、工務局與環保局三方立即到地方召開公開說明會,向居民說明整體規劃、環評進度、交通動線與污染防治方案,不得再以行政效率為由繞過公民參與。
據了解,南星計畫原定位為高雄港後特區的產業升級基地,並預留部分區域打造「遊艇產業聚落」。如今卻以暫時堆置土方的方式啟用,恐影響後續招商及土地價值,也讓地方居民擔憂「一旦堆了就不會再清」。
高雄市政府相關單位回應,目前仍在研議暫置規模與期限,將兼顧土石方處理與環境防護,但具體方案尚未公布。環保團體則呼籲市府必須先完成環境影響評估,否則不應貿然動工,以免重演竹圍土資場、德民路塵害等事件。
夜幕下的大林蒲街頭,居民點起燈籠,靜坐於社區口,用微弱燭光守護故鄉最後的安寧。他們說:「我們不是反對發展,只求活得有尊嚴。」在南星計畫的巨大機具轟鳴聲中,這句話更顯沉重而真切。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南星計畫 #大林蒲 #鳳鼻頭 #土石方之亂 #環境正義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