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臺灣科普環島列車」啟動十週年,象徵臺灣科普推廣邁入新的里程碑。長年深耕南部科學教育的樹人醫專郭啟東教授團隊,將多年推動科普的經驗與精神正式傳承給國立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鄭南玉助理教授團隊,期許新世代以創新思維接棒,為全民科學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在十週年科普列車圓滿落幕後,重點任務「全民科學週」緊接登場。今年活動由中山大學團隊策劃執行,郭啟東持續以顧問身份參與,象徵南部科普推廣能量的跨代傳承,讓科學教育的火苗在下一代中延續不息。
11月11日,「全民科學週—動手做科學」首場活動於高雄市三民國小登場,現場洋溢著興奮與笑聲。資深科普講師陳坤龍以「聲音」為主題,帶領學生製作能發出各種聲響的創意小作品,從震動、傳導到共鳴,讓孩子在遊戲中體驗聲音的祕密,學習用眼觀察、用手實驗,讓科學不再只是書本上的名詞,而成為生活的樂趣。
三民國小教務主任蕭淑珊表示,學生在參與科普環島列車後意猶未盡,這次「全民科學週」再次走入校園,讓孩子們重新燃起探究的熱情。她笑說:「學生們不只想親眼看、親手做,還會主動發問、討論實驗背後的原理,這樣的學習熱度,是最動人的教育成果!」
鄭南玉表示,接棒推動全民科學週是一份榮耀,也是一項責任。中山大學團隊將延續郭啟東與樹人醫專多年深耕的成果,並融入跨領域創新思維,讓科普教育成為培養孩子探索力與想像力的重要橋梁。他強調,科學的本質在於「啟發」,讓學生從疑問出發、在實作中尋找答案,進而在發現中成長。
活動現場熱鬧非凡,學生們手中拿著紙杯、橡皮筋、塑膠管,專注製作「發聲小裝置」,隨著「啾啾」聲、共鳴聲此起彼落,校園頓時變成最可愛的實驗室。孩子們驚呼:「原來聲音也有魔法!」每一個笑容、每一個驚奇的眼神,都是科學在他們心中發芽的證明。
郭啟東表示,科普教育最珍貴的價值在於讓孩子在體驗中理解「學習是有趣的、知識是有溫度的」。他肯定中山大學團隊的接棒,不僅承續傳統,更注入新世代視野,讓臺灣科普能量向下扎根、向外延伸。
「全民科學週」後續也將持續走訪更多南部校園,透過「玩中學、學中玩」的方式,讓孩子親身體驗自然科學的魅力。中山大學團隊期盼透過這項行動,為臺灣科普教育播下永續的種子,讓科學精神在每個孩子心中閃耀成長。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中山大學 #樹人醫專 #全民科學週 #臺灣科普環島列車 #科學教育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