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高雄市立圖書館鳳山二館「臺語專區」8日亮相,一場結合閱讀、母語與藝術的盛宴溫暖登場。現場在李雅靜、陳慧文、鍾易仲三位議員,以及王劉煌、鄭陳麗珠兩位里長的陪同下,與社區親子共同見證母語閱讀新據點誕生。從揭牌、朗讀到說故事,整個專區洋溢著深刻的文化情感,展現高市圖推動台語文化的行動力。
鳳山二館此次打造的「臺語專區」,呼應文化部「培育台語家庭計畫」與「國家語言發展計畫」。館長李金鴦表示,台語是生活語彙、是情感紋理,更是文化根脈;圖書館希望讓民眾在閱讀的靜謐中重新靠近母語。專區以玉山社出版社與繪者黃立佩創作的《阿媽的果子園》為視覺主軸,結合授權插畫與音檔,讓閱讀空間充滿果香記憶與台語韻味,走入其中宛如回到阿媽的果園,步步都是文化溫度。
現場啟用儀式帶來濃濃人情味與文化感。當李金鴦與李雅靜、陳慧文、鍾易仲、王劉煌、鄭陳麗珠一同與孩子朗讀黃靜雅作品《春天佇佗位》片段時,台語的音韻伴隨孩子的笑聲在館內迴盪。每一字句皆柔軟卻堅定,像在述說「咱的語言,是咱的魂」。親子席地而坐、孩子專注聆聽、家長微笑回應,那一刻,彷彿回到童年午後,聽阿媽講古、看時光緩緩落在書頁上。
台語說故事活動更讓空間熱鬧又溫馨。說故事志工以活潑的語調帶領孩子遊走於台語的節奏裡,孩子們搶著回答、模仿語音,家長們拿起手機捕捉瞬間。有人笑說:「這是不輸演唱會的故事場。」現場彷彿被語言的魅力點亮,閱讀不再只是翻動書頁,而是一場在地語言的深情相遇。
高市圖表示,鳳山二館「臺語專區」的成立,不僅是館藏分類上的新增,更是母語文化走入日常的重要里程碑。圖書館身為知識殿堂,也肩負語言保存的社會責任。未來將持續與社區、公私校合作,辦理母語閱讀推廣、在地故事講述、語言藝術體驗等活動,期望讓孩子從小「聽台語、講台語、讀台語冊」,以閱讀延續語言之根,讓文化在生活中生生不息。
高市圖也強調,此專區未來將持續更新台文繪本與語言學習書籍,並引入更多創作者與在地團隊合作,讓台語閱讀成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透過閱讀、透過故事、透過親子的陪伴,讓母語從家庭延伸到公共空間,從日常變成力量。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漾新聞官網】網址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