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左營區多處長年飽受淹水、工期過長、護岸失效等市政難題困擾。市議會日前召開農業部門質詢,市議員陳麗珍接連拋出「愛河河堤親水廊道水環境改善計畫」、「曹公新圳支流護岸低矮滿溢」及「新莊一路雙側排水改善工程及人行道整建工程」三大關鍵議題,強烈要求水利局務必加速腳步,讓左營居民遠離積水陰影。水利局長蔡長展則回應,部分工程可提前完工,並將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盼能「一次到位」完成整治。
愛河河堤親水廊道改善工程位於天祥二路至明誠路間,雙面綠帶約8公頃,早年受山陀兒颱風重創,樹倒與路基損毀嚴重。水利局目前正進行單側7k+245至8k+250約一公里、雙側共兩公里的整治,總經費1億9,000萬元。
陳麗珍指出,第一區裕誠路至明誠路東岸原訂114年12月完工、第二區天祥二路至裕誠路東岸更要等到116年中,「民眾抱怨還要再忍一年八個月,實在太久」。她要求分期開放、加速完工,讓市民能及早享受改善成果。
蔡長展表示,第一區進度優於預期,可自原訂12月底提前至11月底完工開放;第二區的2、3、4期工段也將提前至明年底陸續完成,縮短市民等待時間。他強調施工過程將兼顧安全與品質,盡可能分區開放,讓市民看到改變。
地方反映的停車問題同樣熱度不減。陳麗珍說,工程調整後機車退出人行道,但光興街路幅窄、動線複雜,即便交通局已將9格汽車位調整為51格機車位,仍存在行車安全疑慮。她建議比照綠籬帶設置「機車彎」,讓牽車更安全、停車不再擁擠。蔡長展回應,會勘後已規劃設置6個汽車格與80個機車格,天祥二路也編列停車位,將持續優化空間。
曹公新圳支流護岸改建工程中,陳麗珍指出,文寧街、曾子路至崇德路段的原生植物園區,鄰近多棟大樓,每遇颱風豪雨便「道路與水圳難以分辨」,居民通行相當危險,甚至需靠志工指揮才能通行。雖曾編列600萬元改善經費,但僅能施作公園側護岸,住宅側卻仍未定案,「這是不公平的風險差距」。
她強調,此段護岸先天設計不良、擋水牆太低,加上多處坍塌,若只做一側,形同補漏洞、治標不治本,應向中央爭取「兩側一起加高」。
蔡長展也坦言,另一側狀況可能不會更好,將請相關科室復評,並向中央爭取共同修繕。他補充,蓮池潭採低水位操作後,對支流水位已有助益,但完整改善仍須加強護岸高度與結構。
第三項質詢聚焦新莊一路(華夏路至博愛三路)雙側排水與人行道整建。此路段側溝老舊、管線錯綜,每逢暴雨便淹水不退,居民怨聲載道。陳麗珍表示,885公尺人行道重整工程已獲補助4,980萬元,黑板樹移除作業進行中;但長達1,100公尺、需3,400萬元的排水溝重建仍「無米可炊」,導致兩工程無法同步,恐反覆開挖、增加民怨。她要求加速腳步,讓兩工程可以同步施作。
蔡長展指出,新莊一路及文寧街案皆受丹尼絲颱風影響,被納入中央補助評估範圍,市府正與國土管理署協商,有機會獲得3400萬經費支持。若順利,將力拚年底前發包,並與工務局協力施作,減少施工干擾、一次解決居民長年困擾。
陳麗珍最後呼籲,左營是人口密集、生活壓力龐大的新舊社區,基礎建設不能再拖,市府應以市民安全與生活品質為優先,讓改善不再只是承諾,而是看得見的進度。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左營建設 #排水整治 #愛河親水廊道 #曹公新圳 #新莊一路 #高雄市議會 #陳麗珍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