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一場突如其來的墜軌意外,再次敲響月台安全警鐘。日前高雄捷運都會公園站發生女高中生墜軌事故,月台門議題掀起社會高度關注。市議員曾麗燕今(27)日在總質詢中直指,高雄是六都唯一仍有8座高架站未設月台門的城市,質疑市府在公共運輸安全上「不可再拖、不可再等」,呼籲市府立即補強,以實質工程取代巡邏與紅外線偵測。市長陳其邁表示,將與高雄捷運公司協商,先於R17世運站試辦,若成效良好,將擴大到其他站體。
曾麗燕站在議事殿堂,以鏗鏘語氣再三強調,高雄捷運紅線R17至R24等8座高架站至今仍未設置月台門,這不僅讓市民感到憂心,更在安全管理上留下巨大縫隙。她指出,六都早已全面防護,唯獨高雄仍以偵測設備代替物理阻隔,形同以「科技補洞」,卻無法真正避免憾事發生。她主張,無論是未來的黃線、小港林園線,或岡山路竹延伸線,都應全面納入月台門設置,將安全視為最大公共利益。
陳其邁回應,將優先於人流蓬勃的R17世運站進行試辦,並視實際運作與設備適配狀況擴大推動。捷運工程局長吳嘉昌表示,新建路線如黃線、小港林園線與岡山路竹延伸線已全面規劃月台門,通車的RK1岡山車站亦已完成設置。後續既有站體則將配合高捷公司營運盈餘逐年改善,並持續向中央爭取補助,期盼加速落實。
議場內氣氛未稍緩。曾麗燕話鋒一轉,將焦點拉回高雄的交通工程現場。她指出,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專用道第二期完工後,沿海路出現「白色槽化線導引錯置」的違和動線,竟讓左轉車必須靠右行駛,直覺性大幅降低,貨櫃車也未善用內側專用道,嚴重影響行車安全。宛如一條錯置的路線,在巨大鋼骨城市中牽動著無數駕駛的安危。
新工處長許永穆與交通局長張淑娟回應指出,專用道已自11月15日啟用,使用率逐步提升中,後續將加強宣導、速限管理,也會重新檢視標示配置,務求讓駕駛能在清晰明確的引導下行駛,避免誤判造成事故。
在探討交通安全的同時,議場內也瀰漫著對工業區風險的沉重反思。曾麗燕指出,小港工業區鋰電池廠先前發生爆炸事件,民眾擔憂暴露於氟化氫等高危害物質之中。她援引美國與德國處理工安事故的案例,指出國外皆能立即啟動疏散機制並加強技術防護,問市府是否已具備同等等級的應變能力。
副市長林欽榮回應,市府已檢討並將建立跨局處聯審制度,要求工廠更新設備、強化員工訓練並提高即時監測密度,同時已函請中央修法,期望比照最高消防等級設置工廠,從源頭加強管制,以防範重大災害再次發生。
城市的安全,也深藏於綠意蔭蔽的公園角落。曾麗燕指陳,前鎮9之2公園的灌木修剪未臻完善,桂林公園設施鏽蝕破損、草皮塌陷,前鎮第二公有市場與新光大道人行道的黑板樹更因竄根及氣味問題造成民怨。她強調,城市的美學不是一時營造,而是長期維護,公園與街道本應是市民最輕鬆自在的場域,卻因細節疏漏而讓生活不便。
公園處長林燦銘回應指出,9之2公園將於12月修剪;桂林公園工程已於年底發包,預計明年5至6月完工;新光大道改善經費雖未獲核定,但會先進行破損修補,後續持續爭取中央支持。至於黑板樹問題,經發局表示將於下週會勘研議改善方式。
從月台門到交通動線,從工安防護到生活細節,曾麗燕的一連串質詢,如同在城市肌理上亮起一束束警示光。每一道質疑與建議,都折射出對高雄城市安全的深刻關懷,也期待市府以更積極的行動回應市民信任,讓高雄的脈動,在堅實與美好中持續向前。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曾麗燕 #議會總質詢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漾新聞官網】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