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鼓勵各縣市推動健康與高齡友善城市,國民健康署辦理「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評選,今(114)年共352件作品參賽、49個單位獲獎,其中南投縣政府打造「翻轉老化 樂齡宜居城市」榮獲卓越獎;屏東縣高樹鄉、澎湖縣西嶼鄉、臺北市、與臺東縣政府等地方單位以創新作法脫穎而出,展現推動健康平權與全齡共好的成果。
翻轉老化、青銀共融 打造全齡宜居城市
「114年臺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頒獎典禮,今(28)日於公務人力發展學院福華國際文教會館卓越堂舉行。國民健康署署長沈靜芬出席頒獎,肯定地方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Health in All Policies)理念,共同打造世代宜居的幸福城市。
南投縣政府榮獲「卓越獎(縣市組)」,以「翻轉老化 樂齡宜居城市」為願景,推動「健康促進」、「智慧醫療」、「樂齡環境」及「數位共融」四大策略、二十項行動方案。包括全國首創「智慧藥品配送系統」送藥到家、「樂活Uber易」原民語健康繪本推動健康平權、「科技E點通」數位遠距照護,以及「交通任意門」整合偏鄉交通服務等,將健康概念融入施政,實現全人全齡健康照護。
屏東縣高樹鄉公所榮獲「卓越獎(鄉鎮市區組)」,以公私協力推動社區共餐與老幼共學菜園,並以婦女與弱勢家庭為照顧核心,朝社區照護結合客家秋收、蜜棗評鑑等觀光產業共同發展,創造多元地方價值,期盼以「全人照顧、安居屏東」讓高樹鄉成為全齡宜居的慢活、休閒農業鄉。
公私協力、有愛無礙 促進社會平等共好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結合醫療院所與民間團體,首創「街頭家醫」模式,提供街頭巡診及駐診服務,並推動「街友健檢門診與醫療掛帳計畫」,協助街友獲得即時醫療照護與就醫費用補助,穩定健康狀況,並媒合就業服務,促進健康平權與社會再就業,獲頒「健康平等獎」。
臺東縣政府交通及觀光發展處則以「TTGO交通媒合服務平台」創新模式,整合偏鄉接駁需求,鼓勵居民成為在地司機,以在地人服務在地人的地方創生思維,提供彈性化共乘接駁,串聯鐵路與客運網絡,補足偏鄉交通缺口,降低移動障礙,並創造就業機會,榮獲「無礙獎」。
芳鄰共老、「腸」保安康 推動樂齡健康生活
面對高齡化挑戰,澎湖縣西嶼鄉衛生所推動「顧腸保安康,西嶼熊健康」計畫,組成志工「Call Call大隊」主動聯繫符合大腸癌篩檢資格的民眾,並與社區NGO團體結合文化活動宣導衛教,透過全鄉社區組織動員、篩檢、陽性追蹤及確診關懷四大策略,成功將篩檢率提升至95%,陽性追蹤率由78%提升至86%,展現跨域夥伴與在地治理融合一起照護鄉民健康,實現「Health for all」(全民均健康),獲得「城市夥伴獎」。
新北市社會局則首創以「銀髮俱樂部先修班」推動在地老化,運用社區住宅大樓公共空間辦理高齡者的健康促進、藝文手作與知能課程,長者下樓即可參加活動,截至113年底已辦理405處、3,365堂活動,服務達4萬6,708人次,促進社區互動與幸福感,是「共老獎」的典範之一。
健康共創、全民共享 攜手邁向超高齡社會
國民健康署署長沈靜芬表示,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國民健康署將持續與各縣市政府攜手,整合公私部門資源,從都市發展、交通、教育、社福及經濟等多面向推動「健康城市」與「高齡友善城市」,共同打造全齡健康、世代共融的幸福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