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英薇/瑪家報導】 由原住民族委員會及文化部指導、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原發中心)主辦的第一屆「臺灣國際南島藝術三年展(TIAAT, Taiwan International Austronesian Art Triennial),下稱展覽」,今(10/28)於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位於屏東縣瑪家鄉)舉辦開幕儀式,開幕以寓意研究5000年前南島文化在臺灣形成並勇航世界進行演繹,並邀請2021年登錄為重要傳統表演藝術「阿美族馬蘭Macacadaay」保存者的杵音文化藝術團為南島連結相聚而歌。
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夷將.拔路兒(Icyang Parod)於開幕典禮表示,在籌備了4年,推出今天所舉辦開幕的南島藝術三年展,在原住民藝術史上劃下重要的里程碑。我們要讓世界深刻認識臺灣是承載南島語族的智慧、語言與文化的重要寶藏之地。
首屆展覽「溯源(RamiS)」由那高.卜沌(Nakaw Putun)、伊誕.巴瓦瓦隆(Etan Pavavalung)共同策展,並各自提出子題「成為有靈的人」、「我們之所以是我們」回應展覽主題,匯聚共25位藝術家,在園區八角樓特展館、文物陳列館、生活型態展示館三大展區,共同展呈包含繪畫、版畫、攝影、雕塑、裝置等作品,其中包含近兩年代表臺灣參加雪梨雙年展及卡塞爾文件展的重要作品,亦將首次於臺灣完整呈現。
八角樓展區|本區展出展覽舉辦的脈絡及藝術家簡歷,以加深觀眾對整體內涵與脈絡的認識。首屆主題「RamiS」即古南島語的「根」,勾勒出第一屆三年展主題「溯源」企圖回溯根本,探討南島語族的傳說與源起、遷徙與擴張路徑,並透過藝術尋找人類與自然共生的解答,以回應當代生活及生態環境的挑戰。
文物館展區|策展人那高.卜沌(Nakaw Putun)提出的展覽子題「成為有靈的人」,藉由探詢原住民族泛靈信仰,反思人類如何借鏡古老智慧,找回與萬物共存的能力,如同藝術家敏銳的感受力,共同想像及探尋人類的可持續未來。
首先藝術家在溯源及治癒的路徑上,更趨近於靈和家的方向。武玉玲(Aluaiy Kaumakan)在回返因八八風災遷離的舊大社部落路上,以「拓印」織就出家的模樣,再循著cevulj(煙)連結祖靈而成為真正的人,此為延伸2022雪梨雙年展作品的最近力作。林介文(Labay Eyong)以織布遊牧為信仰,沿花蓮秀姑巒溪溯溪而上敍說著流域的地景張力。張恩滿(Rawus Tjuljaviya)帶來參展2022卡塞爾文件展的《蝸牛樂園三部曲-啟航或終章》,回應人類航行造成的物種交換,探尋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的傳播途徑,映射出各地的多重歷史與殖民痕跡。王昱心(Tanivu Tapari)從追溯南島民族與粟(小米)的關係開始,進而重現「陀螺」為喚醒地神及賦與作物力量之喻意,及其隱含萬物有靈的信仰思維。
原民泛靈信仰體現於生活之中,同樣的尊重各種生命樣態無論物種、種族及性別等。紐西蘭毛利藝術家麗莎.蕾哈娜(Lisa Reihana)的《海洋遊牧民族》不只審視歐洲對太平洋殖民歷史的敍述,也重新省思毛利族的傳統文化與性別價值觀。代表臺灣參加2024雪梨雙年展的宜德思.盧信(Idas Losin),以臺灣原住民男性肖像畫回應高更(Paul Gauguin)畫中常見的大溪地女性,其殖民視角對女性慾望的感官與太平洋島的異己想像。林安琪(Ciwas Tahos)透過尋找野生蜂蜜的過程,重新詮釋土地及身分認同、女性及酷兒身體的敘事可能性。東冬.侯溫(Dondon Hounwn)的創作都是在回應與Gaya的關係,此次作品探討太魯閣族在時代變遷下,即便原有宗教與物質生活已改變,仍能聽見傳統價值存續的細小聲音。
藝術家重新描繪萬物交織的圖景,進而部署可持續未來的航行。磊勒丹.巴瓦瓦隆(Reretan Pavavaljung)從模仿古老雕刻上的圖紋開始,感受出萬物已無分界、靈魂與之互換,在成為人之前。伊祐.噶照(Iyo Kacaw)的《你和我之間》傳遞在萬物有靈的世界中,人類如何與海洋、樹木及各種生命形態建立連結關係。拉飛.邵馬(Lafin Sawmah,1983-2023)展出近年以海洋為題的系列作品,他以造舟作為虔敬亙古的行動路徑,開啟連結南島民族與世界對話的窗口,以此紀念成為小祖靈並對南島藝術有卓越貢獻的拉飛。
生態館展區|策展人伊誕.巴瓦瓦隆(Etan Pavavalung)提出的展覽子題「我們之所以是我們」,試圖從藝術家的創作思路,共思與探討南島語系民族彼此間的生命經驗與藝術發展。從溯源的微觀視角,省思我們與我們、我們與南島、我們與環境、我們與宇宙、我們與未來的永續關係。
馬爹(I Made Sukariawan)《巴龍(Barong)》作為入口裝置,引領觀眾進入一扇印尼峇里島風格木門,象徵開啟走入pulima(藝匠)家族的藝術世界,其系列木雕則隱喻了所面臨的歷史境遇和衝擊。米類.瑪法琉(Milay Mavaliw)《路Dalan》將纏繞編織的原麻色系作品,自高空垂散在地形成島嶼意象,也象徵創世源頭及南島語族千年歷史,與兩旁畫作形成呼應。作為尤瑪.達陸(Yuma Taru)織與頌50年創作計劃旅程一部分,其複合媒材裝置作品《海.揚》、《河.流》呈現了藝術家從事南島議題研究的反思與觀察。張世凱(Sya man Misrako)《洄島》以沙灘為意象,在展間設置木雕拼板舟,意表南島語族以舟會海的航線足跡,亦反思南島子民的現代課題。
沈萬順(Ljailjai Tult)《i tjaivililj(我們的未來式)》在展場原有的傳統石板屋旁,設置7座直線排列的巨大木雕人像,其一致的凝視方向則指向南島語系的起點與未來。胡家瑜(Ali Istanda)版畫作品《洪水過後就有島嶼》藉布農族神話重新思索人與島嶼、海洋環境所構成的生活哲理。阮原閩(Siyat Moses)以賽德克族傳說中的「繡眼畫眉鳥Sisin」為題材,帶來一系列絹印結合織品的複合媒材裝置作品。郭悅暘(Ljaljeqelan Patadalj)及陳亮(Sutipau Tjaruzaljum)以共同創作的錄像、手織與複合媒材裝置,探究遷徙與復返議題,尋求新世代的文化認同感,重塑人類與環境的必要關係。高敏修(Anguc Makaunamun)「記憶平板」系列探索原民游移在原鄉和都市間的自我價值。「繚繞獸首」系列則重塑人與動植物的容貌創造新圖騰,建立人與環境的新連結。
雷恩(Kulele Ruladen)的動力機械裝置《祖靈的形態》將古老能量「火」轉成現代電能,並藉「老鷹」作為祖靈顯現的一種形態,試圖溯源祖先智慧與信仰。杜瓦克.都耀(Tuwak Tuyaw)及陳淑燕(Chen, Shu-yen)運用漂流木結合樹皮、纖維創作如舟船、島嶼、果實、種子造型的作品,表流動、航行、傳播等意象,呼應「出臺灣說」的南島起源論。本展最大型的地景藝術創作來自朱威龍(Chee Wai Loong)的動力機械裝置《想家》,此作以燈塔為意象,將馬來西亞高腳屋設立於海中央,屋頂上飛翔著風箏,期望在作品的飄動、聲浪、光影中與祖先重逢。
本展覽於10月29日舉行國際論壇,集結「溯源」雙策展人那高.卜沌、伊誕.巴瓦瓦隆,展覽顧問龔卓軍、童元昭,參展藝術家,以及國際策展人Reuben Keehan、Zara Stanhope、徐文瑞、潘小雪、高俊宏、陳泓易、林育世等客座講者進行交流,共同研討國際視野與美術館經驗,並展望原住民當代藝術的未來。
本展覽即日起展至2024年2月18日,同步出版展覽專書《RamiS 溯源 TIAAT 臺灣國際南島藝術三年展》,收錄首屆RamiS溯源展覽論述、評論、參展藝術家創作評述、作品解析及照片,期待展開系統性書寫南島藝術歷史的工程。更多資訊請見原發中心官網(https://www.tacp.gov.tw/)與南島藝術三年展官網(https://tiaat.tacp.gov.tw/)。
這篇文章 《RamiS 溯源》2023第一屆南島藝術三年展舉辦開幕儀式 以南島藝術航向世界 最早出現於 ENN台灣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