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劉己玄/高雄
台灣大規模種鳳梨,主要集中在南投、嘉義、臺南市、高雄與屏東等地;其中以台南關廟區、高雄大樹區的鳳梨最出名,此外,例如屏東靠近山區的高樹鄉泰山村的鳳梨,亦頗有名聲。
高樹鄉也被稱為「鳳梨的故鄉」,怎麼會選擇栽種鳳梨呢?潘姓鳳梨種植戶指出,因為高樹地區氣候較炎熱,很適合栽種鳳梨,而在熱帶地區生長的鳳梨,也特別好吃。
潘姓種植戶說,高樹鄉種植有:「冬蜜鳳梨」、「甜蜜蜜鳳梨」、「香水鳳梨」、「甘蔗鳳梨」、「蘋果鳳梨」等各種品種,在當地皆可尋買,品質佳、果皮薄、纖維細、質極軟,且脆緻、蜜汁多、甜度高、風味佳。
又據泰山村當地居民、中華道教太一宗嗣首席大法師潘雲山,引述文獻資料說,該村舊名「打獵埔」,後改稱「加蚋」,原為平埔族地,昔時因為缺水,一年只能收穫一次,居民多從事打獵活動,遂有此名。
潘雲山說,光復後老鄉長溫慕春命名為「泰山村」,取寓東嶽泰山之意。該村原為平埔族所居,首先由潘丁雲(老爹)率潘姓九戶人家由里港「塔樓」遷至武洛,再移居鹽埔,最後定居於此。起初因無一政治機構管理,以致常發生種族糾紛,尤其與美濃、大路關人之爭執為甚。日據時代於此設置「加蚋埔役場」,隸屬阿猴廳阿里港支廳管轄。
潘雲山說,該村居民多屬閩籍,大多務農,近年來多種植水果,尤其是芋頭與鳳梨更是大宗,素有「芋之鄉」及「鳳梨城」美譽,居民以潘、李兩姓為大姓。
潘雲山引述文獻資料說,該村昔日係平埔族居地,據了解,世居「加蚋埔部落」之潘姓人家,大多和馬卡道族人有相當程度的關係,近年來由於族群意識之抬頭與文化認同,許多年輕一代積極為母族尋根,自1995年「馬卡道夜祭」後,更多族人加入參與馬卡道族文化之傳承。每年農曆11月15日是「加蚋埔公廨」例祭日,有祈雨祭、跳戲祭、遊車、走鏢、傳統祭品、傳統文物用具展等文化活動,為泰山村一大文化特色。
圖/高樹鳳梨園(潘雲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