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高雄市大林蒲遷村計畫進入關鍵階段,遷村土地協議價購即將啟動,卻引發價格爭議。市議員陳麗娜在市政業務報告中質疑,市府自訂的協議價購金額過低,與市府自售土地價格相差數倍,要求地政局公開估價依據、召開說明會,確保居民權益。地政局回應,估價作業將依市場行情再行檢討調整,並於啟動前向民眾說明。
陳麗娜指出,市府報告中寫明「116年起展開協議價購抽籤配地」,但陳其邁市長先前公開表示,預計在2026年(115年)4至6月即啟動協議價購,兩者時程出現落差。都發局長吳文彥說明,實際作業將於明年第二季展開土地協議價購,同步推動安置地公共設施建設,待行政院核定後進行登記,預計明年10月完成審議,年底有機會正式啟動。
不過,陳麗娜認為,居民更關心的不是時程,而是「價格」。她指出,小港鳳鼻頭段一筆非都市土地,在2023年由農田水利署標售,每坪高達15.8萬元;但市府對大林蒲非都市土地的估價僅2萬至4萬元,即使加成後也僅3萬至6萬元,落差懸殊。她質疑:「政府自己賣地每坪15萬8,買回卻只出三、四萬,這樣公平嗎?」
對此,地政局長陳冠福回應,大林蒲農業區土地估價是由經發局委託不動產估價師依市價評估,正式啟動前會再依市場行情更新,並承諾將在明年初前公布評估公式與計算依據。陳麗娜則要求,市府應於明年初即召開地方說明會,邀請估價師向居民說明估價過程與依據,避免誤解與爭議。
她強調,「協議價購不是一紙公文,而是上千戶居民一生的資產,政府必須公開透明、謹慎處理」。若明年中正式啟動價購,應提前公布詳細評估資料,讓居民有充分時間評估是否參與。
此外,陳麗娜也關切大林蒲遷村計畫中預定設置的文物紀念館僅0.15公頃,與活動中心共用,遠不及紅毛港文化園區的3.42公頃,呼籲市府應調整規劃,將文物館與活動中心移至鄰近公園與停車場用地,打造結合遷村歷史的紀念公園與地下停車場,讓地方記憶獲得更完整的保存與延續。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大林蒲遷村 #協議價購 #陳麗娜 #地政局 #土地估價 #居民權益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