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高雄市大力推動「漁電共生」政策,預計2025年前達成250MW設置容量目標,但市議員白喬茵今(2日)在議會質詢時踢爆,彌陀區的大創綠能一期案場水位乾涸、魚塭空無一魚,水面密佈光電板立柱,根本看不到「共生」的跡象,怒斥「魚呢?」並質疑市府未依法查核,嚴重失職。
白喬茵指出,實地勘查發現該案場幾乎成了「太陽能森林」,光電板密密麻麻,魚塭最高水位僅到腳踝,現場既無養殖設施,也未見任何魚隻。她諷刺地說:「這是養彈塗魚嗎?」質疑案場根本未達可養殖條件,完全背離漁電共生應有的初衷,讓政策變調、流於空談。
她強調,「漁電共生」的本質,是在不妨礙漁業生產的前提下發展綠能,應做到綠能與漁業雙贏。但目前實務執行明顯失靈,主管機關僅憑書面資料進行審核,未實地查驗養殖事實,使政策精神名存實亡,恐重創漁業生計與環境永續。
更令人震驚的是,大創綠能一期案場早在2023年4月就已完成併網,但海洋局至今未啟動專案小組查核,對現場實況毫無掌握。白喬茵痛批市府毫無監督作為,任由假共生案場蒙混過關,形同縱容違規,質疑根本是睜眼說瞎話。
為防止類似情形繼續發生,白喬茵建議市府立即清查所有已併網案場,逐案確認是否具備實質養殖行為。她主張導入產銷履歷與第三方驗證制度,並建議安裝24小時監控設備與政府系統連線,強化即時遠端監管,彌補地方人力不足。
白喬茵強調,綠能政策不能只顧發電,卻犧牲原有漁業生態。她要求市府痛定思痛,全面檢討政策執行與監督機制,確保漁電共生不再淪為假象,也守護漁民生計與海洋資源永續。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白喬茵 #魚電共生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白喬茵怒轟漁電變調 怒問魚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