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高雄市人均垃圾產量高居六都之首,環保問題日益嚴峻,卻傳出環保局長張瑞琿無心本務,反熱衷陪市長陳其邁走春拜廟。高雄市議員白喬茵今(10日)在市議會警消衛環業務質詢中痛批,南區焚化爐於1月24日大火,消防局出動17個分隊搶救,但火場未完全清理,1月30日局長仍開心與市長參加走春活動,讓人質疑她是市長的秘書還是環保局長?根本無能處理高雄爆量垃圾問題。
白喬茵指出,高雄市擁有四座焚化廠,表面上量能充足,但南區廠火災癱瘓至今影響未歇,市府宣稱1月26日撲滅火勢,但實際上悶燒狀況仍持續將近10天,消防人員疲於奔命,還得應付其他火警調派任務。
圖/1月30日南區廠大火,環保局長燦笑陪市長去前鎮鎮南宮走春。(白喬茵議員服務處提供)
白喬茵痛批,環保局未盡調度資源、協助救災責任,導致基層消防員承受龐大壓力,甚至有隊員在油坑摔傷,局長卻選擇缺席最重要的災後協調與檢討工作,形同卸責逃避。
高雄市至今未推動隨袋徵收政策,也是白喬茵砲轟重點。她直言,市府懼怕選票壓力,僅在超商試辦,無法有效引導市民減量與分類,甚至造成超商店員承擔不必要壓力,有業者因不堪困擾選擇撤除垃圾桶,引發民怨與糾紛。白喬茵怒斥市府一邊喊淨零目標,卻一邊忽視垃圾源頭控管,政策矛盾荒腔走板。
針對垃圾處理成本,白喬茵提出研究數據指出,高雄市雖未強制民眾購買專用垃圾袋,實際上每戶都被收取隨水徵收費用,以每人每年平均支出計算,高雄達418元,竟是台北市203元的兩倍。
她強調,高雄市民表面沒掏錢買袋子,實際卻負擔更高的垃圾處理成本,環保局若不及時改革,只會讓問題繼續惡化。
白喬茵建議,環保局應儘速訂出明確的垃圾減量KPI,全面推動隨袋徵收,同時搭配獎勵機制與教育宣導,強化分類與回收,讓垃圾問題能從源頭解決,不再重演焚化爐失火、垃圾堆積如山的困境。她要求環保局提出南區焚化爐火災的調查檢討報告,並與消防局協商制定未來焚化爐火警的責任劃分與救援流程,避免再讓基層人員疲於奔命,市政高層卻繼續卸責。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高雄市議會 #白喬茵議員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