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針對立法院近期預算案審查爭議,國民黨立委柯志恩今(23)日在臉書發文指出,民進黨政府刻意阻擋各部會將預算解凍案送至立院,反將責任推給在野黨,意圖製造對立、累積罷免能量。她指出,日前網路流傳一張文化部主計處公務員對話截圖,內容明示「經請示已可發文送立院」,更提醒「解凍報告內容請再確認,避免被看出早就寫好只是延後送出」,直指此為高層刻意下令延遲送案的證據,呼應先前吹哨者的爆料。
柯志恩強調,民進黨一方面在地方宣講哭窮、抨擊在野黨刪凍預算,另一方面卻刻意不將已備妥的解凍案送出,企圖將預算爭議政治化。她批評,即便總預算遭部分凍結,其實比例極低,根本不影響施政,卻被民進黨與側翼渲染成請不起手語老師、沒有冷氣、沒有衛生紙、住屋與育兒補助無法發放等假象,甚至連外交部長林佳龍都誇張稱「沒預算印護照」。
她強調,立委為人民守住預算、監督政府是職責,卻被不斷抹黑為政府癱瘓的元凶,這些證據正顯示出,是民進黨故意不按程序處理預算,並將輿論導向錯誤方向,「機關算盡」已成事實。
針對文化部預算使用問題,柯志恩亦有強烈質疑。她表示,文化部資源豐富,對新創、年輕、剛起步的藝文團體而言極為重要,但長期以來卻被質疑補助不公,如何讓未申請到的團體信服?納稅人又該如何判斷補助的效益與成果?
柯志恩痛批文化部獎補助標準過於模糊,「劇本好壞是心證、預算高低是心證、藝術是心證」,當文化部說你值得補助就能拿錢,至於效果如何則乏人檢討。許多優秀創作者被排除於補助視野之外,只因不符合當道口味,形同「補助變恩賜」。
她提及韓國影視產業的成功關鍵在於高度市場導向,其評分項目中「市場可行性」占比達40%,不具競爭力的作品自然被淘汰。反觀台灣,只要迎合執政者口味,資源即可源源不絕,無需接受市場考驗,不論賺賠皆無責任,還可繼續申請補助。她質疑這樣的模式,如何提升文化實力、又怎麼與國際接軌?
她呼籲文化部應徹底檢討政策內容,回應社會對資源分配不均、透明度不足、政策支持力度與執行成效的長期質疑,強調文化政策不應成為執政者的「政治工具」,而是應該為全民文化發展服務的公正機制。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