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高雄市最有名的海鮮餐廳,幾乎都是澎湖人開的,但澎湖人不只廚藝了得,連繪畫創作也相當出名,以澎湖藝術家為組織的藝術團體「西瀛畫會」,5月1日起,就在高雄市文化中心至美軒盛大舉行2025年度會員聯展《黑水溝傳奇》,強調用色彩線條的曲韻,美感靈性的展現,抒發異鄉人對家鄉思念的情懷,也展現旅高澎湖鄉親踏浪黑水溝波濤洶湧的冒險精神,終在高雄這片土地開枝散葉,開花結果!
洪根深、許一男、洪條根都是旅高澎湖籍的重量級藝術家,洪根深曾任雄中美術老師,後來被延攬到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研學系任教到退休,培養藝術人才無數!許一男曾是海青工商美術老師,1990年代,國內藝術經濟的蓬勃發展,許一男也被重金禮聘,成為當時國內首屈一指的藝術經紀公司「積禪五十」的總經理,開拓國內外的藝術市場,為國內藝術家找到舞台、找到出路。
「當時澎湖人很窮!」馬公高中畢業之後渡海來台,就讀官校的洪條根,因為選擇法律系,踏上軍法官一途,退休後成為律師,為人伸張正義,但仍不忘所醉心的藝術,提筆寫字,書法創作自成一格。
擔任老師的太太張瓊華受其影響,教職退休後也專心耕耘筆墨,不僅成為西瀛畫會理事長,這次她也展出兩幅國畫。其中一幅「竹子」,還由洪條根題字,「畫龍點晴」讓畫作如虎添翼,也更顯鶼鰈情深。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西瀛畫會」開放旅高,但非澎湖藝術家的參與,吸引了不少認同「西瀛畫會」資深藝術家與畫會風格的藝術家的參與,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是國際知名藝術家,克羅埃西亞籍藝術家薛林納(Drago Mario Cherina)的加入。旅居台灣20多年,薛林納其實是國際知名,當年與米開朗基羅齊名,當時世界最知名雕塑家享利摩爾的門生。
受到大師的提攜,薛林納的表現青出於藍更勝於藍,許一男老師現場介紹時即說,當時,享利摩爾還盛讚薛林納的成就已超越他。
生於克羅埃西亞,出身雕塑世家。薛林納是世界著名的雕塑家、畫家和環境藝術家,是本質主義的啟發者之一。1970年代後期,薛林納開始為名人造像,並專注於在雕塑作品中表現心理狀態。1990年代後期,他致力於將雕塑藝術與環境保護加以有機的結合。
薛林納在世界100多個重要畫廊和藝術館中舉辦過展覽,其作品為眾多國際性博物館所收藏;於世界各地的公共場所也可見其作品。1990年,日本大阪舉辦國際花博,其受邀設計主題雕塑公園,並榮獲金獎而名揚全日本;2000年為雪梨奧運設計新穎的「光輝之塔」環境項目,以及負責2000年雪梨國王十字廣場環境雕塑地標專案等。
許一男老師即說,民國82年,薛林納就受邀在長谷積禪五十藝廊,與楊英風、朱銘同台展出時,膾炙人口,當時觀展者更是盛況空前。他也說,薛林納的作品還受到世界各國總統的收藏,像是索忍尼辛、李登輝…,都對他的創作愛不釋手。
這次薛林納以「西瀛畫會」會員的身份參展,有9件銅雕、3件油畫,件件都是極品,許多都成為巨型作品,被世界知名美術館、場館所收藏。其中一幅是天才科學家「霍金」的頭像。薛林納談到,當年追隨大師享利摩爾在英國劍橋大學鑽研時,就與霍金認識,並成為好友。他說,霍金是天才科學家,成就非凡,想像創意也無遠弗屆,就像先知一樣。但一生受到病痛身疾所影響,所以,在他的作品「霍金」頭像的銅雕,扭曲碎裂的形象,以及頭臚的開合,正是詮釋他傳奇的一生與心境。他說,這件作品是在霍金的生前所創作。
現場,他所展出的一座鋼材的作品,是21世紀的表現形式,是陰陽和諧的結合,可以360度不同的角度轉動,延續老師享利摩爾創作的概念,但老師的作品比較柔和圓滿,而他則是具備穿透力、延展性,在展現大自然美的感覺。薛林納說,當兩個作品合而為一時,在展現陰陽和諧的一面,一方面在喚起人們的危機意識;另一方面則是透過文化美的呈現,來追憶家鄉。
薛林納的另三件創作「瑪琍蓮夢露」、「畢卡索」與「修女門瑞莎」。「修女門瑞莎」原本是兩個半面的人臉,意識人與人的對話,也象徵人有外表與內心兩面。薛林納分享一個有趣的故事表示,這個作品也有一座較大的在凱旋醫院,但每到早上,兩個分開的臉就會合成一張人臉。後來了解,原來是病人去把他合起來的。他笑說,原來病人不是病人,也顯見這個作品的療癒效果。
「瑪莉蓮夢露」的銅雕,是一顆頭將人臉、頭髮切割,而頭髮往上無限延伸,所產生的不規則、通透性,藝術家所要展現的是瑪莉蓮夢露的一生境遇與內心的處境。薛林納說,瑪莉蓮夢露受到世人的愛戴,但也對她心裡產生壓力;而她一生努力的過程,也像高矗的髮一樣,也是坎坎坷坷。
「畢卡索」的銅雕,薛林納說,當畢卡索90歲的時候,他的老師享利摩爾親自邀請他,為畢卡索做頭像。於是他把畢卡索的性格,從內心到外面呈現出來,由有形來探討他無形的思惟,呈現出畢卡索的多疑、思維的與眾不同。於是他把臉的另外一面撕開,升到頭頂上,所表現出的穿透性、思想無限的延伸。他說,因為畢卡索的創作力是史上最高的,最偉大的藝術家,而雕塑家如何在雕塑他的言行之外,也能通透他的心裡,多面向的呈現,打破再結合起來,這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作品。
他的另外一件銅雕作品fly lady(自由飛翔)(80×50x60cm),是一位女子翩翩起舞的曼妙之姿,象徵藝術無國界、情感超語言,也都是上乘之作。
薛林納(Drago Mario Cherina)這次以不完整、撕裂的表現形式,來表現內心深層的感受,具象又抽象的表現,令人嘆為觀止!
圖/薛林納創作的「薛林納」。(記者陳雯萍攝)
圖/薛林納得創作。(記者陳雯萍攝)
會展現場,映入眼簾的是「黑水溝傳奇」五個大字,是由前會長洪條根律師以行草所寫的作品。而「黑水溝傳奇」為畫展主題的由來,是來自洪條根現場展出的兩幅國畫作品,並由參展藝術家郭琇娟所提,一語喚起無數旅居高雄澎湖鄉親的情感共鳴。
洪條根律師表示,《黑水溝傳奇》在形容「澎湖人早期渡海到台灣謀生,不計生死,冒險不畏艱險,以求安抵彼岸勇敢冒險的精神。」
創會長洪根深教授也展出兩幅作品《海境》《餘映》,以抽象筆觸,簡單的線條,黑色的墨畫,呈現澎湖海嶼的驚濤駭浪,細膩墨韻中流露的盡是遊子的思鄉之情!
資深藝術家許一男老師展出他擅長的抽象油畫,一幅是今年新出品的「清水灣」,許老師說,大家耳熟能詳的是「澎湖灣」,但對於澎湖人而言,「清水灣」也是一座令人思念又美麗的景點。他同時也畫出「功夫」的作品,透過色彩的描繪,抽象的形式,讓畫如功夫一樣動了起來。
5月3日下午舉行的開幕式,由洪條根律師獻唱《黃昏的故鄉》,黃錦玫獻唱《我親愛的爸爸》與《你高舉我》,許曉丹帶來原創曲《聽見你》,並由許曉丹舞蹈,周嘉麟演唱的《愛你千年萬年》;林彌佑小提琴與歐文玉鋼琴伴奏,演出節目融合聲樂、舞蹈與器樂,為展覽揭開藝術饗宴的溫暖序曲。
郭琇娟表示,西瀛畫會是她所見藝文團體中質感與情誼兼具的團體,「這不僅是一場畫展,更是一種跨越黑水溝的精神象徵。」
洪根深也以「畫筆為舟,情懷為帆」形容旅居藝術家的共同心聲,無論身在何方,畫作總能搭起與家鄉之間的無形橋樑。
這次參展的藝術家有39人,展出作品涵蓋水墨、油畫、雕塑、書法等多元形式,總計76件,質量兼具。參展的藝術家,有張瓊華、洪根深、許一男、洪條根、吳志宏、許孟才、邱筱惠、莊佰鎮、周森泉、范姜國華、郭日榮、楊玉蘭、翁慧娟、楊文官、張瓊如、莊慧月、謝惠觀、許曉丹、郭琇娟、黃錦玫、柯芳珠、莊育欽、黃智成、魏秀芳、戴子堯、錢純燕、王淑惠、陳薇婷、林彌佑、何艷娟、劉秋蓉、呂季蓉、鄒宜諭、林明昌、李幸、李彩華、陳宥溱、陳碧珠、高正幸等。
中生代藝術家郭日榮這次展出的兩幅「流動畫」,藍墨色彩的運用,呼應本展主題「黑水溝的傳奇」,其中的「媽祖金身引路」作品,墨色中的小點點,就像船帆點點,而若隱若現的媽祖,示意在黑水溝的巨浪中,為人民開光引路;另一幅則是呈現澎湖的民間傳說「雙頭蛇的故事」,抽象的筆觸,流動的線像,活像兩隻蛇從黑水溝竄出,也展現出流動畫的震撼力!
在開幕式中引吭高歌,美力女聲黃錦玫既是聲樂家,也是畫家。教職退休後,勤耕筆墨,她的壓克力作品「寐」,柔和的橘黃色系,更烘托熟睡中女子的撫媚!
錢純燕的「路邊攤」油彩作品,描繪的是朋友經營的路邊攤,儘管在不景氣的現下社會,仍然能存活下來,在表現小市民攤商的草根性,以及高雄人的日常。另一幅油畫作品「放生橋」,描寫的是上海故鄉,已經有400多年歷史的古橋,如今是遊客必遊與打卡的景點。
成功的主持了開幕式,也是藝術家的郭琇娟也參展兩幅油畫作品,其中的星光點點,雖是小幅畫作,但許一男老師在講評時,認為他不失大氣!既抽象又具象,而且意境非常的深遠,無遠弗屆,「如果畫成一百號,也不為過,有表現主義抽象的表現技法,繁星點點,甚至還有流星閃爍的樣子。」
藝術新秀莊育欽,是藝術本科出身,這次他參展的兩件作品「偽裝次元.float」、「章魚」,素材主題是黑水溝中的深海魚與章魚,以符應畫展主題。但畫風與表現形式相當的特別。他說,希望打破觀看者的界限,與觀者互動,於是設計出偽3D的效果,透過手機觀看,作品中的魚就會有騰空的感覺。而另一幅作品章魚就好像是吸附在牆壁上一樣。
另一位新生代藝術家鄒宜諭,兩幅作品「花園1-花之夢境」與「花園2-靜謐之息」,其中,「花園1-花之夢境」在描述疫情期間人們被禁錮的心靈,透過繁花盛開,與黃色的底韻,鼓勵大家日子還是要過,美麗未來就在眼前。第二幅「花園2-靜謐之息」,則是在描寫疫情之後,身邊一些朋友已不在了,但思念仍在。畫中以生命之輪的呈現方式,意喻生命來來去去,不存在,不代表就在我們生命中消失,而生命不可能只來這一回,以後,也許會再相見。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