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門生」是籠統的藝陣名稱,包括七里香、太平歌、過渡仔、牛犁陣……等,早期是包含樂師、歌者和表演者的雜耍團,有些陣頭角色扮相,更讓人感覺滑稽、逗趣,七里香較文雅,演變至今只有太平歌還有模有樣的高舉「天子門生」招牌。文陣管絃悠揚,桃花過渡唱詞輕佻俚俗,「十八嬈」舞者粉墨登場,婀娜多姿「嬈妓妓」,名副其實有「聲」有「色」。
太平歌最逗趣的是陣中角色扮相,注意觀賞、聆聽會發現妙趣橫生,引人發噱,乾癟瘦小老頭扮「博筊尪」生角,挺著大肚子的胖漢反串「大呷查某」旦角,另有手拿籤筒的「相命仙」丑角,表演時嘻笑吵鬧,人群圍觀時整個陣頭停下來吵給大家聽,請看官評理,但清官難斷家務事,尤其他家的事還真難管──
「大呷查某」一天三餐外加零食、宵夜,不幸嫁給「博筊尪」,「米甕定定空」,這種組合當然也是早晚照三餐外加宵夜吵個不停,一個怨對方「博輸了了」,一個罵對方把厝內「呷甲空空」,加上「相命仙」想賺錢去插一腳逗鬧熱,糾纏不清竟還要觀眾評理。
有的觀眾勸架時,表演者總是嘻皮笑臉講些逗趣的歪理;碰到較內向的觀眾,惟恐「公親變事主」不敢管他家的事,還會被表演者奚落一番,怨旁人不主持公道,搞笑娛樂觀眾。
七里香樂團以管絃樂為主,還有漁鼓「打七響」亦稱七里響,表演的生、旦、丑等角色加上龐大唱詞團,為現存最大文陣,唱詞雖花俏,但正統表演時不像「十八嬈」這麼俚俗,為雅俗共賞的文陣,正經表演節目都由他們上場,唱曲非常豐富,為傳統戲曲濃縮。
牛犁陣除拖牛犁的「人造牛」外,還有一對老公婆、農夫和村姑,目前牛犁陣已沒樂師,只有三、五位表演者攜帶放音機表演,蛻變成小巧文陣,耕牛挨打挨罵任勞任怨,一家人打情罵俏一路說唱與人聽。
過渡仔陣也稱為「桃花過渡」,是非常流行的民間小戲,也是膾炙人口的民謠,趣味性生動活潑,演出桃花過渡戲「渡伯仔」,拿著槳的「渡伯仔」一路搖晃,讓人感覺旱地行船也暈船,打情罵俏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觀賞者無不會心。
圖/太平歌最逗趣的是陣中角色扮相,乾癟瘦小老頭扮「博筊尪」生角、胖漢反串「大呷查某」旦角、「相命仙」丑角,妙趣橫生。 (黃山高攝)
圖/牛犁陣除拖牛犁的「人造牛」外,還有一對老公婆、農夫和村姑,耕牛挨打挨罵任勞任怨,一家人打情罵俏一路說唱與人聽。(黃山高攝)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黃山高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太平歌最逗趣的是陣中角色扮相,乾癟瘦小老頭扮「博筊尪」生角、胖漢反串「大呷查某」旦角、「相命仙」丑角,妙趣橫生。(黃山高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