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各景區遊憩設施服務品質,強化品牌營造,觀光署以跨域旅遊概念,結合多樣資源,整備觀光旅遊環境,打造臺灣各區域的獨特觀光魅力,各項建設在公共工程領域成績卓越,多次獲得肯定,成為觀光發展重要基石:
─北臺灣魅力:以新創、地質為主軸,打造「大野柳皇冠海岸」、「東北角沙丘藝域」兩大國際魅力景區,更以北海岸「野柳遊客中心設施優化工程」榮獲2024美國繆思設計大獎-室內設計銀獎,以貼心的室內設計,帶領遊客深入停留,感受北臺灣的自然地質奇觀。
─中臺灣風采:以休閒、森活為主軸,推出「山中明珠日月潭」,完成「臺灣地理中心碑」等亮點工程,並於參山風景區完成「峨眉湖環湖步道旅遊環境改善工程」,榮獲「2024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金質獎,結合中臺灣自然景觀與文化,成為一個放鬆心靈的最佳選擇。
─南臺灣熱情:以懷舊、低碳為主軸,深耕「星動阿里山」有成,讓遊客在山林中擁抱熱情與懷舊,阿里山林鐵更入選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推薦2025年全球52個最值得拜訪景點第19名,並串聯於今(114)年6月即將展開之「2025台灣仲夏節」主題系列活動,主場活動「仲夏來了 in 大鵬灣」,結合水上遊憩、冰品品嚐與鐵道旅遊趣,形塑夏季觀光活動新品牌,同時展現南臺灣熱情。
─東臺灣純淨:以鐵道、海洋為主軸,打造「探索東海岸・天堂島嶼」,推出「都歷遊客中心沉浸式體驗區」,透過科技帶領遊客走入東海岸的自然美景,享受鐵道之旅與海洋風光的無限魅力。
─離島風情:以生態、自然為主軸,打造「澎湖黃金海岸」,完成「隘門沙灘、林投牽罟等服務設施整建工程」,並辦理馬祖「東引遊客中心服務設施改善」、金門「建功嶼及周邊景觀修繕」等,透過優化既有設施,提供旅客更友善健全的服務體驗。
除此之外,臺灣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及風景優勢,也讓自行車旅遊成為觀光新亮點,觀光署鼓勵永續、低碳旅遊,協同各縣市政府,串聯及整備全臺自行車道,113年度計完備北海岸「萬金自行車道」、新北市「漫遊山海線-聚落.鐵道.自行車魅力輕旅廊道營造」、嘉義市「嘉油鐵馬道光環境」等自行車道建設,提供友善騎乘環境,透過舉辦自行車節系列活動,如今(114)年6月3日「2025世界自行車日全台響應活動」,以及9月展開的「臺灣自行車旅遊節」,倡議全臺喜愛騎行的民眾一起響應環保、永續理念,並讓世界見證「台灣騎時很美麗」!
景區的整備不僅提升旅客的旅遊體驗,也讓臺灣的觀光設施更具國際水準,搭配臺灣各地區的四季觀光特色與活動,總能在每個季節中呈現給旅客不同的美麗與驚喜。為了吸引國內旅客暢遊臺灣,觀光署以「親山・親水・樂環島」為行銷主軸,整合各縣市在地觀光資源推出「台灣觀光100亮點」以及「臺灣觀光雙年曆」,解鎖一季又一季的精采。觀光署將持續開創國際集客引客的觀光旅遊新亮點,帶領國際旅客感受臺灣四季風情,體驗一波又一波的驚奇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