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李至文/高雄
由宜蘭縣岳明國中小發起的「攜手國際‧航向蔚藍~樂觀小帆手‧海洋臺灣夢3.0」航行計畫,集結臺灣本島與離島多所學校,並邀請台北歐洲學校(法國部)與台北法國實驗教育機構等,共計62位小帆手與師長於5月19日自淡水啟航,歷經6天航海挑戰,於今(24)日抵達高雄港圓滿落幕。行政院長卓榮泰、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及法國在台協會主任龍燁親自到場迎接,表達高度肯定。
航程融合航海文化、科學實察與多元文化交流,讓學童於真實海域體驗海洋教育,培養公民責任感,也體現臺灣在環境永續及國際合作上的積極成果。將代表我國出席法國尼斯聯合國海洋會議的陳懷璞與陳元聆亦出席,勉勵年輕學子。
卓榮泰院長指出,此活動有三大意義:其一,強化青少年戶外學習與探索,對應賴總統提出的「健康臺灣」理念,從海洋認識臺灣、走向世界;其二,透過國家海洋研究院人員隨行進行科學觀察,培養環境認知與自然敬畏;其三,以文化為橋,深化跨國交流與民主價值,推動海洋外交。他期勉孩子們珍惜這段充滿勇氣與合作精神的航海歷程。
管碧玲主委則表示,透過此次跨國合作,不僅臺灣學生參與,亦有來自日本、法國、比利時與瑞士的小朋友共同巡航,展現海洋教育的國際面貌與價值。今年也是法國「國家海洋年」,雙方合作成果豐碩,包括讓4位臺灣青年前往尼斯參與聯合國會議,為兩國海洋合作揭開新頁。
她並感謝卓榮泰支持海巡署發展,批准多項重大計畫,包括首艘4,000噸大調查船及「海洋素養典範國家計畫」,後者年度經費由原先250萬元大幅提升至7,100萬元。
法國在台協會主任龍燁也盛讚這項航行,他認為「臺灣青年就是世界青年」,並感謝台灣師長與家長的陪伴,也感謝卓院長與管主委對臺法合作與海洋教育的投入。
岳明國中小校長黃建榮表示,小帆手們才是活動真正主角,他們以海洋為題創作藝術,並透過實作理解海廢議題。有6位學生於典禮中將以海洋廢棄物製作的作品贈送卓榮泰院長,呼籲全民守護海洋。
此項計畫自2020年啟動,推動跳島環臺與串聯36所離島、臨海學校,成為臺灣推展海洋教育的指標。今年更結合國際學校與國際機構,擴大為國際合作航程,由岳明國中小與海洋委員會、法國在台協會三方攜手,帶領師生完成6天壯闊旅程。
海洋委員會表示,此行不僅強化學生的海洋意識與科學觀察能力,更深化青年對環境永續與文化交流的理解與行動力,展現臺灣推動海洋教育向國際接軌的積極作為。
圖/小帆手們與行政院卓榮泰院長、海洋委員會管碧玲主委等來賓登「好望角號」帆船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