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李至文/高雄
一場「右堆青年地方創生論壇」日前在高雄杉林天主教真福山社福文教中心舉行,超過200人參與,探討如何結合在地資源、呈現永續發展杉林與高雄東九區的地方創生。
由時光工作坊、財團法人右堆愛鄉文教基金會主辦,正修科大、光世企業公司與杉林區公所合辦的「右堆青年地方創生論壇」,呈現跨域合作成效,時光工作坊負責人郭建德指出,地方創生仰賴產、官、學、民協力推動,只有透過跨域合作與資源整合,才能激發在地潛力。
好食機農食整合公司執行長謝昇佑專題演講時強調,從農產品整合到品牌建構的創業歷程,應重建合乎社會正義的「農食整合」模式,為地方農業升級與落實地方創生提供思維啟發。
會中並舉行USR大學社會責任論壇,由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泥好共好-科技賦能鶯歌陶瓷暨文化永續培力」計畫主持人王怡惠教授,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農業共學地方創生世代共好-實踐綠心到綠港之價值共創」專案經理陳昱傑及正修科技大學「創生左堆‧再造新佳-創造新埤佳冬的再生力量」計畫主持人陳信宏教授,分享大學在文化創新永續、農業共學與地方再造的跨域合作成果。
論壇並探討USR計畫在各場域中與利害關係人協作的經驗,推動場域永續規劃的策略與挑戰,「林事務所」執行長林承毅並指出,地方創生人才培育歷程中,地方認同與情感共感是推動行動深耕與永續發展的基石。
緊接著由「順騎自然」創辦人陳巨凱、「博仁堂」負責人周建文及「小村遠遠」負責人陳人鼎,分別分享在香氛產業、中草藥品牌再造與創新觀光服務領域的實踐經驗,說明如何將在地資產轉化成青年創業驅動力。
論壇更邀請到4位返鄉創業青年代表,包括「阿嬤咖啡館」創辦人陳宗卿、「南頭河麻油」負責人吳政賢、「濃夫生活」負責人陳振銘及「人字山莊」負責人賴聖元,分享他們在農產加工、空間再造與慢旅文化領域的創業歷程,透過真實經驗與在地行動分享,展現新世代青年如何以創新方式回應家鄉需求。
活動並安排杉林地方創生走讀行程,實地走訪杉林老街、國家發展委員會築夢杉林青年培力工作站,深入了解杉林地區的創生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