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劉耀輝/花蓮報導
東部地區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於今(18)日實施,由花蓮縣縣長徐榛蔚擔任指揮官、與演習統裁部後備指揮部副指揮官少將馬家龍、全民防衛動員署上校陳永曄、民政處代理處長李葳、警察局局長陳百祿及花蓮後備指揮部指揮官上校伍中慶等軍方相關單位一行人視導演習項目。在聽取演習整備簡報後,即發放警報,管制人車交通、燈火、音響等,全縣街道淨空,室外民眾至防空疏散避難處所實施避難,臺鐵吉安火車站實施戰災搶救、吉安鄉衛生所開設急救站、壽豐國小開設救濟站演練。
此次演練運用短影音、布條、海報、網路、LED字幕、媒體及廣播等多元管道宣導,花蓮縣警察局不僅製作「英文、印尼文、越南文、泰文、菲律賓文、日文、韓文」等7種多國語言宣導短片外,另製作花蓮縣6大原住民語言(阿美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布農族及賽德克族語)及國、台、客語等9種本土語言宣導影片,並針對身心障礙者製作手語宣導影片,以利瘖啞人士瞭解;亦針對本轄各觀光景點人潮眾多地區及重要路口懸掛布條、大型廣告、張貼海報及運用LED電視牆加強宣導,使民眾了解演習日期、時間及配合事項。
演習於今(18)日上午10時警報聲響起,以儘量不影響民眾主要作息原則,第一階段前30分鐘實施人、車疏散避難及交通管制;第二階段60分鐘實施戰災搶救、急救站及救濟站開設演練,動用警消、民力等人員計1,206人。
縣長徐榛蔚表示,俄、烏戰爭及共軍連續擾臺,提醒民眾居安思危及防空應變能力的重要性。面對現代化戰爭包羅萬象的態樣,戰爭的到來是猝不及防的,平日就要保有危機意識,演練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鍛鑄堅強的自我防衛能力,有備無患才能減少戰爭時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昨日演習模擬空襲狀況下警報傳遞、疏散避難及交通管制等作為,演習歷時30分鐘,過程順利圓滿,展現地方政府與各單位面對緊急狀況的應變效能。本次演習同步於花蓮縣各鄉鎮市實施,動員警察、民政、衛生、消防、國軍、義警、民防及志工等單位,並結合社區村里辦公處,廣泛宣導避難路線與庇護設施位置,讓民眾在聽到防空警報後,能夠依指示迅速就近避難。演習期間,全縣各地警報器準時鳴放,民眾依序疏散至地下室、防空疏散避難設施或指定安全場所,整體秩序井然。
縣長肯定演習準備充分,過程相當逼真,特別感謝參與演習警察及民防人員辛勞,以及花蓮市公所、遠東百貨公司、臺鐵公司吉安火車站特種防護團、吉安鄉衛生所、壽豐鄉公所、壽豐國小及本府各局處的支持與協助。防空演習不是為了製造恐慌,而是為了在面對戰爭或突發危機時,讓大家「有準備才安全」。此次「非戰爭準備」性的演練,旨在讓民眾建立危機意識,提升應變能力,進一步打造韌性社區,確保災難來臨時人人都知道「該怎麼做、去哪裡躲、怎麼保護自己」。演習的目的在培養縣民熟悉戰爭情境的應變作為,透過演練一旦發生空襲,就能儘速就近避難,降低戰時傷亡及財損,感謝每位民眾配合相關規定,讓演習秩序良好,圓滿順利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