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昨天(7月21日),高雄市民族國中迎來來自韓國東國大學附屬中學的師生一行23人,在校長朴奎泰率領下展開為期一日的跨國教育交流。民族國中校長洪瑞鍇與行政團隊全程接待,透過藝術創作、人文導覽、信仰巡禮及濱海行程,讓兩校學生在文化交會中打開心扉,譜寫出一段難忘的台韓友情記憶。
清晨八點半,交流活動自溫馨晨會揭開序幕。洪瑞鍇誠摯歡迎韓國訪賓,朴奎泰也深表感謝。民族國中木笛社演奏韓國歌謠《阿里郎》與台灣名曲《四季紅》,以音樂穿越語言隔閡,開啟一段跨文化的對話之旅。隨後,學生帶領韓國師生走讀三民區,步行前往義民廟。沿途由民族學生擔任導覽員,介紹街道命名、廟宇圖騰與信仰儀式,讓韓國學生在香火氤氳中真切感受台灣文化的靈魂與土地的記憶。
上午課程進行「DIY彩繪紙傘」活動,學生將傳統紙傘化作畫布,揮灑創意。韓國學生描繪台韓象徵與港都風情,民族學生在旁協助,雖語言不通卻默契十足。彩傘轉動間,成為兩校學生心靈共鳴的媒介,也畫下文化理解的彩色橋梁。
活動間隙,民族國中安排客家點心與台式小吃招待貴賓。韓國學生首次嘗試粄圓、粢粑、紅豆粄等傳統點心,驚呼連連,不斷拍照紀錄,直說要回國與家人分享。午餐則享用潤餅春捲與肉羹湯,香氣與口感深深擄獲韓國學生的味蕾,「原來台灣街頭小吃這麼有深度!」
午後行程來到中山大學旁知名冰店,享用4大碗巨型剉冰,五彩繽紛配料鋪滿冰面,韓國學生紛紛驚嘆、搶拍與分食,現場笑聲不斷。隨後搭乘渡輪前往旗津,海風拂面、港景壯麗,學生站在甲板靜靜感受高雄的港都魅力,這段航程成為心中難以抹去的海洋記憶。
旗津登岸後,參訪旗津國中,由校長黃火炎介紹旗津歷史與漁港文化,讓韓國師生貼近台灣庶民生活。全體穿越星空隧道後登上旗后燈塔,遠眺港灣壯景,有學生驚呼:「這裡像一幅會呼吸的畫!」一瞬間的感動,成了永恆的回憶。
洪瑞鍇表示,教育不只在教室,更在文化的交會與生命的感動中。每一站行程、每一口滋味、每一筆彩繪,都是學生認識世界的開始。朴奎泰則感動表示,民族國中精心設計的每段體驗都讓人深刻感受台灣的溫暖與人情,這次交流將成為學生人生難忘的一頁。
台韓兩校一日同行,卻種下深遠情誼。這場文化共學與教育同行的交流活動,讓異國不再遙遠,而是心與心的靠近。民族國中也在這座港都,以教育為橋,連結世界的每一道風景。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民族國中 #東國大學附屬中學 #國際交流 #跨文化學習 #文化走讀 #旗津燈塔 #客家點心 #藝術教育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