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8)日在行政院會表示,因應《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後,為避免影響國家國防、外交、科技發展與整體經濟政策,中央不得不做部分必要調整。卓院長指出,中央政府115年度挹注各地方政府的各項財源,不會少於114年度,整體總額創歷史新高,這是為了確保在調整之後,屬於地方所管的教育、社福及基本設施能夠繼續維持。卓院長表示,此次調整主要分為三項:第一項為重大施政項目,仍由中央主要支應;第二項由中央與地方共同分擔的項目,如污水下水道、縣市管道路、漁港設施及地方藝文等,中央將保留50%額度協助,由部會依財力級次補助地方,至地方配合款部分由地方增加的財源來編列負擔;第三項屬於地方自治事項,如學校電費、地方公有建築耐震改善及部分廢棄物清理經費等,則依《地方制度法》精神,回歸由地方自行負擔。卓院長特別提醒及要求,地方政府對於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及弱勢族群等權益維護之經費需求,應於統籌分配稅款中優先編列支應,避免上述族群遭受影響。此外,卓院長也請主計總處向各縣市政府主計人員詳加說明:第一,在時間上,請大家諒解;第二,在效率上,請大家配合;同時,主計總處未來將設計一套新的簡化流程,以最快速度滿足地方需求。卓院長強調,中央以「均衡臺灣」為首要考量,並積極協助財政結構較為弱勢的縣市,同時也將重要地方建設視為中央建設延續的一環。而過去一年,各地方政府不論哪一個黨派與行政院商談,行政院都有答應,因此請今日列席行政院會的地方首長放心,未來地方相關的申請案或計畫型補助案,行政院絕不會有任何政治考量,也請各縣市首長共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