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鐵道局「高雄車站共感空間」計畫在今(4)日晚間7點正式啟動,並於高雄車站B1中央廣場舉辦《拚場》中秋音樂會,鐵道局楊正君局長、荷蘭在台辦事處代表Bas Pulles、高雄市李懷仁副市長等人共同出席,與現場數百位參與民眾同樂。現場結合六件公共藝術作品啟用與音樂演出,透過藝術與聲音交織,為這座城市打開未來篇章。
高雄車站有超過120年歷史,長久以來都是城市的門戶,楊正君表示,鐵道局將現代工程技術結合美學藝術打造這座全新高雄車站,不只具備傳統交通運輸功能,還有漂亮的雲朵天棚、下沉式廣場,民眾能在此享受市中心的共融空間,不管是靜態閱讀、喝咖啡,或是動態的市集、表演,期待這座車站能讓所有旅客願意造訪與停留,成為生活、文化、活動的重要場地。將來還有高鐵進入變成三鐵共構,相信能成為高雄市更加堅定的核心。
本次音樂會靈感源自台灣傳統廟埕文化,並以「拚場」為主題,展現多元藝術形式與共融精神。音樂會現場由國際知名管風琴家余曉怡、屢獲國際獎項的原住民希望兒童合唱團、金曲獎樂團A_Root同根生、金曲歌后曹雅雯,以及來自高雄的台語搖滾樂團夕陽武士。音樂內容涵蓋蒸汽火車的懷舊回憶、經典車站老歌的再現,更有國樂笙與西式管風琴跨界合奏,節目尾聲還設有觀眾合唱的橋段,與民眾共築高雄車站的新回憶。
「高雄車站共感空間」為高雄車站公共藝術的重點項目,策展主軸聚焦於「共時、共鳴、共感」,透過當代表演、聲音藝術、光影互動等形式,呈現六件大型藝術作品,分別為「聽蒸汽」、「看時間」、「掛燈籠」、「停樹下」、「染色彩」與「映回憶」。這些作品不僅喚起城市的歷史記憶與地方情感,更展望高雄車站作為文化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