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高雄首次大規模參與全國學力檢測,成績卻傳出不如預期,引發市議員陳麗娜關切。她今(5)日在教育局業務質詢中指出,全國已有16個縣市推動標準化檢測,高雄卻直到114年才首度抽測國小五年級學生,明年度才將全市普測,這代表高雄在教育評估與數位診斷系統布局上落後一步。她強調,教師必須透過即時數據掌握學習落點,否則學生將在看不見的學力落差中悄悄沉淪。
陳麗娜直言,學力檢測不是為了排名,而是協助教師診斷教學、教育局檢視政策成效的重要工具。「如果沒有數據做支撐,教學再努力,也無從對症下藥。」她提醒市府,以此次抽測為契機,加速補強整套教育數位系統,避免讓孩子輸在看不見的差距中。
教育局長吳立森回應,今年共有88所國小參與抽測,針對五年級學生測評不同區域與資源情況下的學習表現,年底將公布全國統計結果。他透露,初步觀察顯示高雄部分學校英語成績提升明顯,後續將搭配「因材網」平台分析學習成果,協助教師調整教學策略。
然而陳麗娜指出,高雄整體檢測結果仍不算理想,尤其在弱勢、偏遠與資源不足學校的差距更易浮現。她以北部經驗為例,台北市導入即時檢測系統,教師可於教學後立即掌握學生理解度,並即時調整補救教學,真正實踐「每一位學生都不掉隊」。
她表示,數位學習與診斷工具是現代教育的核心,不應停留在平台上架,而應落實於每一次教學互動。「是因材網,還是高雄自建平台,都不是重點,關鍵是老師能否在課堂第一時間看見數字,知道孩子卡在哪裡。」
陳麗娜強調,教育局必須整合集測資料與數位診斷,打造屬於高雄的教育數據系統,讓教師、家長與教育單位能共同掌握學力脈動。唯有讓資訊透明共享,才能真正提升教學品質,縮短城鄉差距,使更多孩子走出學習低谷。
她表示,若高雄要成為競爭力教育城市,就不能再仰賴過往經驗教學,而要以科學數據為指引,讓孩子學習更有效率、更貼近未來。「教育決不能慢半拍,因為孩子的成長沒有倒帶鍵。」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學力檢測 #數位診斷 #因材網 #教育公平 #陳麗娜 #學習成效 #高雄教育 #縮短落差 #教師支持 #教育數據化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漾新聞官網】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