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藥癮者邁向新人生,衛生福利部108年起偕同6家民間機構推動「藥癮治療性社區服務模式多元發展計畫」,並於今日舉辦「114年度藥癮治療性社區(Therapeutic Community, TC)期末成果發表暨國際研討會」,展現臺灣治療性社區服務的專業化與在地化彈性,因應不同地區及族群的需求,發展出多元處遇模式。
為發展藥癮者的社區復健服務,衛福部自108年協同財團法人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茄荖山莊、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朝露農場、財團法人台灣基督教主愛之家輔導中心、財團法人屏東縣私立基督教沐恩之家、財團法人基督教晨曦會等6家機構,推動「藥癮治療性社區服務模式多元發展計畫」。
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司長陳柏熹表示,藥癮治療性社區是以「生活即治療」為理念,透過目的性的日常規範及活動設計,協助藥癮者重建健康的生活型態與正向人際互動,在協助藥癮者復原歷程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衛福部於95年起補助草屯療養院率先投入發展,108年起擴大推動,服務量能至今已達348床。
藥癮復健服務多元化,整合醫療與社會復健
「114年度藥癮治療性社區(Therapeutic Community, TC)期末成果發表暨國際研討會」今日於衛生福利部舉辦,以「在地扎根.國際對話」為主題,匯集國內6家機構推行治療性社區的實踐成果,並邀請國際頂尖專家進行專題演講,探討治療性社區的未來展望及國外超過半世紀的實務執行經驗。
本次成果發表會充分展現臺灣治療性社區服務的專業化與在地化彈性,因應不同地區及族群的需求,發展出多元的處遇模式。包含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的醫療整合模式,由醫療機構主導,提供嚴謹的醫藥及復健支持;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針對藥愛成癮等特殊需求族群,探討「全人減害復原」的處遇模式;社團法人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發展「都會型治療性社區運作模式」,讓藥癮治療性社區融入都會區,與在地共生;以及財團法人台灣基督教主愛之家輔導中心、財團法人屏東縣私立基督教沐恩之家、財團法人基督教晨曦會等機構,提供過來人的關懷、陪伴與家屬支持服務。
衛生福利部將持續結合各部會、地方政府、醫療機構及民間團體的力量,建立一個更人性化、更全面且服務多元的藥癮復原體系,接住每一個有需要的藥癮者及其家庭,讓他們遠離毒品,重建健康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