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今(13)日院會聽取內政部報告「鳳凰颱風應變專案報告」。內政部董建宏政務次長表示,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已於中央氣象署11月10日發布海上颱風警報後同步二級開設,並於發布陸上颱風警報後提升為一級開設,由其擔任指揮官,統籌中央與地方應變整備作為,並主持相關工作會報,指示各單位全力落實預警與撤離準備,確保民眾安全。
內政部指出,為因應鳳凰颱風可能帶來的強風豪雨影響,內政部已於11月7日及10日分別召開颱風防災整備會議,邀集中央各部會與全國易受風雨影響縣市共同檢視整備情形。會議中特別針對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監測與疏散應變,以及前次丹娜絲颱風災區之復原經驗,請各級政府於海上颱風警報發布前即完成疏散撤離整備作業,展現政府超前部署的決心與行動力。其中,花蓮縣政府依指示迅速完成光復、萬榮、鳳林等地撤離工作,總計撤離2,148人、垂直避難4,150人,撤離作業效率良好,確保民眾安全。各地方政府亦依中央指示,分別於9日及10日中午前提報轄內弱勢族群名冊及警戒區保全戶名單,由內政部彙整後提供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籌運用。
此外,宜蘭於11日晚間受到暴雨影響,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立即由國防部、水利署即時支援,協助地方啟動抽水與救援作業,均無重大人命事故。本次宜蘭短延時強降雨造成局部淹水災情,中央將全力支援各項災後復原與重建工作。行政院已指示環境部、內政部及國防部等相關部會,依地方政府所提需求,儘速支援與調度所需機具、設備設施及救災人力,協助環境清理、道路清淤與積水抽除作業,讓民眾早日回歸生活常軌。
此次鳳凰颱風在菲律賓造成嚴重災情,正是我國防災整備的重要借鏡。行政院表示,內政部能以他山之石為鑑,提早預知可能發生的災情,啟動跨部會及縣市整備工作,提前完成弱勢族群疏散與堰塞湖應變準備,展現政府防災決策的前瞻與行動力,特予肯定與感謝。後續請農業部持續強化堰塞湖監測、預警通報及應變機制,完善跨單位協調與現場資訊即時回報機制,減少類似災害再度發生風險。
行政院並指出,本次風災應變地方政府展現高度執行力與責任感,落實防颱作為。尤其花蓮縣迅速完成撤離作業,有效降低災害風險。臺灣面臨極端氣候挑戰日益嚴峻,請各部會延續此次應變經驗,持續強化跨域合作與資訊整合,精進複合型災害的預警、指揮與應變機制,完善通訊備援與資源調度體系,確保災中指揮暢通、災後復原迅速,全面提升國家防救災韌性,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