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戴貴立/屏東
台灣光復後「禮義廉恥」四字訣,高掛於各級學校中廊上方,它是全國各級學校共同校訓。這四字超越明代興起的貞潔牌坊價值,具有神聖意義,起源於西元1934年蔣中正先生提倡的「新生活運動」。當年學校師生,家長,人人要以身作則的教導,務使一般國民的食衣住行統統能合乎禮義廉恥,如此我們的社會容易進步,國家和民族方可以復興!」
但是今天學校紛紛拆下它,校園裡面看不到這四個字。屏東市陸興高中黃坤謨「擦亮這個校訓」同時勉勵在場觀禮的學生,現場告訴學生:「這四字可以造就品格,可以讓學生高尚,變得優雅。」
「禮義廉恥」見於《管子‧小匡篇》,管子是春秋時代人,曾輔佐齊桓公稱霸,但《管子》一書記載許多戰國時代事,因此,學者考證該書應成於戰國時代。
《觀察雜誌》王仲孚曾發表文章稱:「禮義廉恥」於講求「富國強兵」的戰國時代出現,顯然當時學者已注意到,一個追求富強的國家,只有強大的武力是不夠的,必須國民具備道德素養與文化素養,兩相配合,才能如鳥之雙翼,飛翔天空,遨遊自如。
在「禮義廉恥」外,台灣許多小學還在牆上加上:「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做一個快快樂樂的好孩子」之類的標語。杜正勝出任教育部長時,下令取消標語,大刀闊斧推動「去中國化」,但對於「禮義廉恥」匾額仍允許保留。他的「三隻小豬」,「罄竹難書」,留下無法磨滅的成語新解。
不過,由於政治氣氛的影響,據稱台北市300多所學校,僅有24所仍懸掛「禮義廉恥」匾,全台灣多少學校還能夠堅守?堅守禮義廉恥是不是有潛移默化功能?端看當下官箴,社會風氣,民眾自有看法。顧炎武的《廉恥》一文,提到,恥尤其重要,今天反而以倨傲鮮腆當作流行,新潮。
禮為規規矩矩的態度,義為正正當當的行為,廉是清清白白的辨別,恥是切切實實的覺悟。如此白話,還要進一步解釋,禮節就是言行舉止得宜,義是道義為先,廉是不當的好處拒絕,恥就是知道丟臉。如今四維八德價值全部推翻,留下不法官員民代,放恣囂張,胡作非為,沒有道德譴責輿論抵制的顧慮,果真荒腔走板現象,層出不窮。
可見毀滅傳統道德文化有利於惡人竊國治民,甚至持續愚民。有識之士浩嘆:「當道德防線全面退敗,政權還能苟延殘喘,也是奇事!」陸興中學擦亮禮義廉恥招牌,重新高掛,入學校大門立見,苦心孤詣,令人欽佩。黃校長道德勇氣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