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李至文/高雄
台灣心臟醫學的先驅-高雄長庚心臟血管中心再次書寫歷史,在醫療團隊共同努力下,2024年1月4日完成第10萬例的心導管手術,彰顯其在心血管介入醫療領域的卓越地位。
高雄長庚自1986年創立心導管室以來,一直走在創新的前端;1981年心臟病學權威洪瑞松教授於林口長庚完成亞洲首例經皮冠狀動脈手術,1987於高雄長庚完成首例南台灣冠狀動脈血管整型術,開啟一系列的醫學突破。1995年,洪教授再次引領實施了亞洲首例心臟血管支架植入術;這些成就不僅鞏固高雄長庚在心臟病治療和心血管介入領域的領先地位,也為後來的醫療創新奠定堅實的基礎。
高雄長庚擁有28名經驗豐富的主治醫師,為南部台灣心臟醫學的權威中心,更優先創設台灣24小時待命的介入性醫療小組及亞洲執行經手部橈動脈心導管技術的中心,這項技術大大降低病人術後併發症的風險更提高病人的舒適度。在傅懋洋、吳炯仁、洪志凌、方志元以及葉漢根等多位教授指導下,高雄長庚心臟血管介入性醫療團隊不僅技術純熟,而且持續創新。目前心導管手術成功率高達98%以上,且心導管病人的平均住院時間僅需2-3天,心肌梗塞病人則約5天左右。這些成就讓團隊在2006年榮獲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銀獎,2019和2022年分別通過醫策會心衰竭和冠狀動脈疾病照護品質認證。此外,高雄長庚心臟血管中心在2020、2021及2023年分別以【雙手萬能:冠狀動脈完全阻塞之再開通】、【從心開啟律動人生-預防心臟節律器感染的術前三步驟消毒法】及【揪出破「顫」、放「心」生活,對抗心房顫動精準電燒治療】獲得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
心臟內科主任陳永隆表示:「我們追求的不是完美,而是持續不斷的進步。為民眾提供更安心的醫療服務是我們的使命,達到10萬例心導管手術的成就,不僅是我們的榮耀,也是對我們永遠的恩師-心臟權威洪瑞松教授最好的報答。」
高雄長庚副院長蔡成枝表示,相當榮幸見證高雄長庚心臟血管中心創「心導管手術突破十萬例」的里程碑,這不僅是高雄長庚的驕傲,更代表台灣醫療技術的進步,象徵著對生命的敬畏和對醫學的無窮無盡的熱情。這是一段值得紀念的旅程,也是向著未來更高的醫療品質邁進的堅實一步。
心臟內科教授方志元說明成功案例:蔡先生是直升機飛行士官,11年前在43歲診斷為心肌梗塞,當年心臟科團隊經評估,幫助蔡先生植入藥物塗層金屬支架,隔年加入臨床試驗,植入藥物塗層可吸收模架,後病情穩定。蔡先生也分享在高雄長庚醫院心臟科就醫的經歷,並開心見證10萬例心導管的偉大成就。
◎心導管小學堂
什麼病人需要做心導管?
心導管全名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以管子的方式進入心血管系統內進行,從外而內侵入人體的治療方式,會先由周邊的動脈(如手腕的橈動脈或大腿的股動脈),選定一個適合的位置穿刺, 再導入心導管,可以做冠狀動脈血管攝影,評估血管狹窄嚴重度,再執行氣球擴張術及支架執入術。目前也已經成功發展經皮瓣膜植入術,瓣膜修補術及左心耳封堵術,高雄長庚醫院也完成相當數量的病例。醫學已進展至微創侵入性治療,不用開大刀。
心導管有那些選擇,越貴越好嗎?
以冠狀動脈血管整型術為例,檢查發現異常,血管狹窄嚴重,就會使用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將狹窄的血管擴張處理,依照每一條冠狀動脈重要性不同,視情況狹窄超過50%-70%,醫師判斷處理;目前標準流程會使用動脈血管支架對病灶部分進行補強處理,有分藥物塗層,非藥物塗層支架及藥物塗層可吸收模架。至於那一種支架孰優,需依病灶及病患臨床狀況而定,並非越貴越好,仍要與心臟專科醫師討論。
心導管手術後如何的保養追蹤?
不管是否執行心導管手術,平常要注意並控制冠狀動脈血管病變的危險因子,包含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膽固醇),和戒菸等,定期至醫療院所追蹤。植入支架後如無禁忌症要持續使用雙重抗血小板藥物6-12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