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陶泰山編輯
四月的中山大學春和景明,草木茵茵,3日下午馬英九率臺灣青年學子到訪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兩個小時的交流親切愉悅雙方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馬英九到訪中山大學的第一站便是位於永芳堂的孫中山紀念館。它的前身是1953年11月12日成立的“孫中山先生紀念室”。1972年12月,宋慶齡為紀念室題名“孫中山紀念館”。馬英九一行進入孫中山紀念館,面向孫中山銅像莊重鞠躬。
在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校長高松的陪同下,馬英九一行參觀了紀念館和“孫中山與中山大學”主題展。馬英九傾聽志願者的介紹,觀看實物、圖片和影像,瞭解孫中山先生親手創辦中山大學過程,還不時互動:“有一個建議,可以把中山先生在夏威夷求學時的成績單拿來,他的成績非常優異,當時的夏威夷國王還親自為他頒了獎。”
1924年,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孫中山先生親手創辦了中山大學的前身國立廣東大學,並題寫訓詞“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成為了校訓。孫中山先生去世後,為了紀念他,國立廣東大學更名為國立中山大學。
在孫中山先生的手書訓詞的原稿前,馬英九駐足留影。他還說:“中山先生的書法,兩個字——渾厚!”
參觀結束後,陳春聲、高松向馬英九贈送書籍《孫中山與中山大學》,書籍記載了孫中山先生創辦國立廣東大學的命令、指令、訓令等有關檔。馬英九回贈《中華語文大辭典》和馬氏家訓書簽。
從永芳堂出發,馬英九一行步行至中區大草坪瞻仰孫中山紀念銅像。“1924年,孫中山先生親手創辦了中山大學的前身,中山大學將孫中山先生誕辰日11月12日作為校慶日,今年,中山大學將迎來百年華誕。”陳春聲沿途向馬英九介紹。馬英九對此表示祝賀。
馬英九在隨後的交流中說:“今天來到中山大學,我十分開心,也覺得格外的親切,因為在臺灣的高雄也有一所中山大學,而且據我所知,這兩所中山大學2008年就締結為姐妹校,這是非常好的交流模式。”
跟隨馬英九到訪中大的,還有20位臺灣青年。“轉個圈圈就認識了你”,一個遊戲“音樂同心圓”,中山大學的學生和遠道而來的客人很快破冰,互相交換了聯繫方式,互贈禮物。
在隨後的“中山大學與臺灣高校師生交流聯誼會”上,馬英九稱:“同學們因為語言相通,年齡相近,交流起來是渾然天成、欲罷不能,自然又熱絡。”
以樂會友,以歌傳情。中山大學學生民樂團演奏了廣東傳統樂曲《花好月圓》和《步步高》,寶島同學們帶來了鋼琴、大提琴演奏《巴赫小步舞曲》,中大學生還表演了古典雙人舞《書簡》……精彩的演出讓現場氣氛洋溢著濃濃的青春氣息。
交流聯誼會上,中山大學2020級藝術學院本科生付莉莉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她曾在2023年春季學期赴臺灣東海大學交換學習,她用“收穫大、風景美、情更親”來形容這趟交換學習的感受。她說:“兩岸血脈相連,我更深刻地瞭解到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今年是中山大學百年華誕,我衷心歡迎臺灣島內各大學的同學們來到中山大學交流學習,我們共同在百年中大留下美好的回憶!”
來自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的臺灣省籍本科生許閔善分享了自己選擇中大的理由和在中大學習生活的體驗。他表示:“三年多以來,我認識了學識淵博的老師,結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學到了知識,拓寬了視野。一朝中大人,一生中大情,我將繼續當好中山大學的文化傳播使者,做好中山精神的傳播使者,也歡迎臺灣朋友們與更多親朋好友再來中山大學。”
臺灣學生朗誦、合唱《那些年》,將現場氣氛推向了一個小高潮。在兩岸青年合作的流行歌曲串燒《外婆的澎湖灣》《月亮代表我的心》《朋友》《明天會更好》中,聯誼會落下帷幕,但對這些青年而言,他們的情誼才剛剛開始。
“中山大學與臺灣高校師生交流聯誼會”所舉辦的地點懷士堂,正是一百年前孫中山先生寄語廣大青年“諸君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的地方。
陳春聲在致辭中說:“通過今天的聯誼交流,兩岸青年能交到知心朋友,結下同胞情誼,在成長的道路上相行相伴相助。期待,在未來臺灣學子能到粵港澳大灣區,求學就業創業,追夢築夢圓夢,追尋偉人足跡,傳承中山精神,樹立遠大志向,為振興中華揮灑青春汗水。”
高松介紹了近年來中山大學的發展成果,他說:“近十年來,學校共錄取臺灣學生近千人。中大一直重視兩岸交流合作,通過舉辦各類品牌活動,如港澳臺醫學生暑期聯合夏令營、粵港澳臺海洋科學優秀大學生夏令營等,為兩岸青年提供了廣闊的交流平臺。這些活動已成為兩岸青年交流的亮點,展現了中大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馬英九說:“邀請中山大學老師跟同學們回訪臺灣。馬英九基金會將做好安排,我也會親自陪著各位一起到臺灣各地走一走,體驗一下臺灣的民情風土。”
繼去年馬英九帶領臺灣青年師生訪問大陸三所大學之後,中山大學是馬英九今年此行兩岸年輕朋友交流的第一站。下午3時20分許,馬英九一行離開中山大學。期待接下來,有更多精彩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