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陳金聲/嘉義
民風純樸的嘉義縣義竹鄉埤前村這個小農村,最近出現了一位「苦蘵達人」,他就是盧裕民,他所種植的苦蘵,供不應求,但他志不在靠此賺錢,而是志在累積自己的經驗,提供技術指導更多的農家改變傳統的農作,轉型經濟農作,提升農家收益,翻轉埤前村成為「苦蘵的故鄉」。
盧裕民早年離鄉到台南打拼事業,晚近數年,返鄉照顧年邁的雙親,閒暇之餘,利用在村內自家約百餘坪的空地,開始種植俗稱燈籠果的苦蘵,己經累積了相當豐富的「實務」,堪稱是義竹鄉的「苦蘵達人」。
燈籠果的學名是「Physalis peruviana」,但別名非常多,包括:姑娘果、菇娘兒、錦燈籠、秘魯苦蘵,是茄科燈籠果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
早期農田間就到處可見這種植物,老農不識它的「履歷」,那知它一大堆的別名,就依其外型而稱之為「波阿草、泡阿草」,甚至當它是會影響農作的雜草,見之除之。
苦蘵在「田頭田尾」及水溝邊沒被除掉的,開花結果後,有些農民在田間工作,口乾舌燥時會順手摘幾顆解渴。這是四、五十年代的農家子弟共有的記憶,也是台灣以前鄉下小孩維生素的最佳來源。
早期的苦蘵,外殼及果實比龍眼籽還小一些,外殼及果實由綠轉黃,有「綠色燈籠、黃色燈籠」之美,但農家忙於農務,誰會注意及欣賞它的自然美?
麻雀也會變鳳凰,目前各地所種的苦蘵,多數種在陽台觀賞用,自己種自己吃,極少數當做是「經濟農作」來耕種之。
相傳燈籠果原產秘魯和智利,目前市面上所看到的苦蘵,是從日本引進的改良種,外殼及果實顆粒都比傳統苦蘵還大一號。多數的果實都比玻璃彈珠還大,更有看頭、還更可口。
盧裕民在自家厝邊的百餘坪空地上,種了七十棵,他經濟無虞,算是「實驗農作」。每年的八月育種,十月移植到土地上,二個月後就開始開花結果,採收到隔年的五月左右。
他表示,苦蘵的植株顧得好,從開始到結束,一棵可收到近三、五百粒,盛產期一天可以採收到二、三十斤。大約六十粒一斤,網售一斤四、五百元,也是一筆「小確幸」。
苦蘵的植株,很像小蕃茄,種植「眉角」也跟小蕃茄差不多,生長力很強,由下往上「節節開花結果」,果實高掛像鞭砲串,一串甚至多達二、三十粒,用心觀賞它,也是另一種的美,幹起活來一點都不累。
盧裕民用「一天黃 (成熟)三次」來形容它的結果量,所以,盛產期「明明早上都己摘完了,但下午還是可以再摘一堆」。
他說,「農友種苗行」有在大量出售苦蘵的苗株,一棵大約三十五元左右,農家如果要省本,也可以自己播種,落土就活很好種。苦蘵最怕雨水太多,雨水太多果實含水量太高易裂果,氣溫高過三十度,開不了花。所以最適合的種植期在每年的十月到隔年的五月。
盧裕民不藏私的透露,他種的半分地七十棵,以今年他賣一斤四百元估算,大約可以賣到十二萬元左右。相較於其他傳統農作,這算是高經濟產值的農作了,是值得傳統農村的農民改變思維,轉型種植的經濟作物。
所以,盧裕民最樂於分享這分成果,如果能有更多的村民想要投入種植,他樂於做義工,分享經驗、技術指導與扶植,共同創作農村新經濟,讓埤前村成為「苦蘵的故鄉」,這是他最大的期待及貢獻鄉梓的心願。
他說,義竹鄉各村落及埤前村,很多種植小蕃茄的農家,他們都有種植「茄科」的豐富,改種苦蘵,很容易就能上手及短期獲利。
盧裕民表示,傳統農村逐漸沒落,但可以轉型多元求生,改變思維才能創造新出路,種苦蘵是可以創造小而美的經濟農作的,值得推廣。
他還說,種植苦蘵,省成本又不必太費勞力,以他為例,他照顧雙親之餘,利用空檔時間,負責種及收,太太伍慧英負責處理網購事,夫妻倆樂在其中,精彩每一天。有興趣轉型的農家,找他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