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陶泰山編輯
“同心同行”京台青年座談會4月12日上午在京舉行,來自臺北市,目前在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的藍晧說,作為一名在臺灣地區生活長達28年的臺灣青年,也是在祖國大陸求學生活將近6年的在陸台生,很榮幸能以個人成長、學習的經歷,和各位交流分享對於“共同體意識”不成熟的想法和體會。
藍晧提到,在馬英九先生兩次率團訪陸的報導中,“慎終追遠”“家國情懷”等詞反復出現,使他回憶起成長過程中,每家每戶的老舊祖厝正門上方都寫著他從未聽說過的地名,諸如“汝南”“徐州”“彭城”“潁川”等,這些地名既不是生活周圍常見的地理名稱,也不全是課本上學過的地名,但卻被用來作為各家祖厝的祠堂名。他表示,這些祠堂名背後所承載的,是老祖先們在動亂遷徙的年代裡對於故土情懷的自然流露,也許是以此方式來提醒後代子孫們不能忘本。這或許是兩岸擁有共同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具體表現。
然而,藍晧指出,現在島內的臺灣青年在歷史知識尤其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知識上的斷裂或混亂,也使得“認同”成為現實的問題。因此,自2018年進入清華大學求學後,他一直在思考“我們究竟是誰?”這一命題,繼續深入探索。
他提及,一百年前,孫中山先生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國共兩黨展開第一次合作。在中國國民黨改組後的一大會議上,將三民主義中的民族主義內涵,重新解釋定義為對外反對帝國主義、對內求得各民族平等,中國革命也進入到“打倒列強除軍閥”的大革命時期。此次馬英九先生也造訪了黃埔軍校舊址和中山大學,作為文、武兩條戰線的人才孕育搖籃,這兩所學校也為革命運動培育出大批包含臺灣青年在內的幹部人才。
在日本殖民期間,臺灣反帝愛國主義運動的先行者們或以武力反抗、或以民族民主革命運動的方式,向日本侵略者發起抗爭。抗戰時期,大批臺灣知識青年以回到祖國參加抗戰的實際行動,踐行著“複歸祖國”的光榮任務,不少台青犧牲在反抗日本殖民侵略者的抵抗運動中。
然而,這段臺胞共同擁有的愛國主義歷史,卻已長期在島內主流話語中逐漸被淡忘,亟待我們共同去尋回這段光榮傳統。
回顧這段歷史的意義,正如島內愛國統一運動老前輩、前後系於牢獄20多年之久的陳明忠先生于2005年到國民黨中央黨部發表題為《二二八:被扭曲的歷史集體記憶》時的表述:“我今天到這裡,並不是為了個人家庭的悲慘遭遇來討什麼公道,我只希望同樣的苦難不要再發生在任何一位臺灣人身上。”
在當前台海局勢看來,更值得我們共同深思警醒。“青年強,則國家強”,作為新時代青年的一員,我們更應該從中國近現代史中去明確兩岸同根同源的深刻內涵,並從中去找出兩岸產生分歧、差異的歷史根源。解決了這一根源,或許也回答了腦海中“我們究竟是誰”的思考命題,同屬中華民族的兩岸青年才能更緊密團結,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任務拼搏奮鬥。
最後,藍晧引用習近平總書記于2019年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四十周年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的一句話作為結尾:“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