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高雄市議會8日召開「BOT?公辦公營?高雄市南區資源回收廠重建政策公聽會」,由市議員陳麗娜主持,並邀請學者專家交流意見。陳麗娜與地方里長仍建議採用公辦公營,學者們也認為BOT不是萬靈丹,健康無可取代,公辦財務則可以設法解決。
針對南區焚化爐的重建,應該如何進行?地方傾向公辦公營,市府卻傾向BOT,陳麗娜表示,市府決策搖擺不定,至今未能提出客觀數據比較BOT和公辦公營優劣,最後若專斷獨行,恐引起市民反彈。
出席的小港里長站在垃圾減量、維護健康角度支持公辦公營,認為公務員有貪污治罪條例,不敢貪,營運時也會以公益為考量,委外則廠商以營利為主,地方民眾無法要求和監督。
南區廠89年1月20日以公辦公營方式啟用,至今超過24年,整體效能降至 61%,全廠重建估計至少需要一百億。市府107年「自辦整改」招標流標,109 年「建新拆舊」未獲共識。
110年5月召開「ROT招商說明會」,但同時陳其邁議會答詢又表示南區廠「不大可能採用ROT方式,該採用BOT或 OT」。市府決策搖擺不定,延宕三年,在今年2月再次召開「ROT」說明會,地方里長群起反對聲明「修建不如重建、ROT不如公辦」。4月24日環保局長張瑞琿在議會表示,已簽報擬採BOT新建案,不顧地方意見、似欲強渡關山。
陳麗娜表示,降低污染、減少垃圾焚化量應該是決策的最高考量。新廠最高設計容量是每年42萬噸,採公辦公營最能達到垃圾減量目標,至於興建經費可以由廢清基金、發行公債、爭取中央補助支應。未來營業後則有綠電、分選廠、處理費等收入,有很高的自償率。在議會監督下,垃圾量可以獲得控管,不會產生為追求利潤而亂燒、多燒的情況。
環保局副局長表示,廢清基金約有30億,但自籌經費自建仍有困難。焚化廠需24小時操作,公有公營由公務員操作,專業性及靈活性都比較差,民營維修保養的裝備比較好、有彈性。
目前台灣有25座焚化廠,除北高外都是採BOT。財政局代表表示,等環保局確認興建方式後,財政局再配合找財源。
出席里長表示,當地民眾最關心的就是空氣污染等健康問題,為了發展經濟,政府可以拿出88億興建漁港,人民健康比經濟發展重要,難道不值得政府拿出一百億來嗎?
學者們則紛紛指出,採BOT政府也要出錢,BOT不是萬靈丹,公辦效率也不一定比較低。台北市三個廠都公辦公營,也沒傳出效率低的問題,高雄不會比人差。公營可防幣,民營可興利,高雄四個廠,二公營、二民營,為什麼不拿出科學數據做比較?
市府過去三年力推ROT,現在馬上改BOT,計畫趕不上變化,就算採BOT,委外合約也必須納入在地里民監督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