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林如森/台北
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與發展學系於12月2日舉辦「傳播論壇」,論壇邀請政大傳播學院教授兼政大台灣聯大系統副校長蘇蘅博士擔任主講者,以其傳播與法律專業,剖析媒體與科技巨擘矛盾,探討台灣媒體永續之路。
以Google、Meta與YouTube為主的國際科技大型社群平台已成為民眾接收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結果大部分廣告收入流向社群平台,而實際產製新聞的媒體機構卻面臨營收下降命運。為解決此一不合理現象,眾多國家透過立法,希望協助新聞媒體與平台業者議價,讓大型社群平台將從新聞閱讀而來的廣告收入,分潤給媒體。
對此,曾擔任交通部傳播資訊委員會(NCC)主任委員的蘇蘅提出三點呼籲,她認為媒體要能夠公平競爭、合理分潤,以及儘速立法。
蘇蘅表示,當今社群媒體壟斷廣告收益,傳統媒體經營困境加劇,威脅新聞品質與監督功能。國際推動鄰接權、議價守則,台灣立法進展緩慢,應加快改善媒體與平台的不公平競爭,以確保媒體的永續發展與社會監督功能不被削弱。「究竟社群媒體的崛起是危機還是轉機?」
她說,數位平台巨頭如Google和Meta,今年憑大數據掌握廣告市場,奪走傳統媒體主要收益。著名傳播經濟學者Victor Pickard 表示:「過去廣告收入的商業模式已經崩潰。一旦這種模式崩潰,就沒有替代品。」隨著廣告收入急速萎縮,媒體裁員潮不斷擴大,新聞品質因資源短缺受到影響。根據華盛頓郵報統計,自社群媒體崛起以來,美國報業從業人數減少了77%。此外,難以捉摸的平台演算法削弱了現存公共監督機制,甚至引發假消息泛濫。
為改善媒體與平台間的利益分配,多國推行「鄰接權(neighboring rights)」制度和議價機制。「鄰接權(neighboring rights)」指「著作權的鄰居」,即保護表演人之權利、錄音物製作人之權利及廣播機構之權利。澳洲強制實行新聞議價守則,要求平台與媒體協商支付新聞內容費用,企圖保障媒體收益;歐盟則以版權法規範平台行為,加強媒體版權保護;加拿大則通過《線上新聞法》,儘管曾遭平台屏蔽新聞的反擊,依然為媒體提供立法支持。國際案例均表明,政策的干預對修正媒體與平台間的不平等至關重要。
反觀台灣媒體面臨的挑戰與全球相似,但在與平台議價的法制保障上進展緩慢。蘇蘅表示:「現在是小偷,若政府再不介入,即是強盜」。她表示,根據台大新聞所林照真教授和政大王立達教授2022年統計分析,台灣媒體廣告收入下降九成,數位廣告收益卻增長六倍,形成巨大反差。
儘管媒體業者呼籲政府推行鄰接權制度,目前立法仍處於討論階段。專家警告,若缺乏完善制度保障,媒體在平台壓迫下可能持續弱化,新聞業的公共價值與永續發展正面臨嚴峻挑戰。
此次「傳播論壇」,與談人台大生傳系劉桂君教授、資深媒體人徐瑞希博士,以及多位台大生傳系博士生,在與談中都提出寶貴的意見,認為面對數位平台的壟斷,傳統媒體需要尋求創新突破,政府也應以立法保障媒體議價權益,並推動媒體數位化轉型,提升市場競爭力。
針對台灣新聞媒體的未來發展,一切都尚有討論空間,蘇蘅博士認為,無論採用競爭和著作權法或其他任何方法,都需要建立在相信政府和相關監管機構的前提,以確定誰受到保護、誰受益,以及如何決定未來走向,才能有系統、有效、和公平地運作。
此次「傳播論壇」,由台大生傳系林如森老師帶領的傳播理論、採訪寫作課程籌畫主辦,引領大學部學生及碩博班研究生在學習中關注重要議題,增強學習效果,成果豐碩。論壇協辦單位是關心公共事務議題的合勤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