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劉己玄/高雄
在旗山市區,仍可見到少數「柱仔腳厝」,這些「骨董」房屋,可惜八八水災後,有數間被大水沖毀,已無法修復。但是,在新光里郊區,仍可見到保存良好者,甚是稀奇。
台灣光復前後,經濟普遍不佳,鄉間地區蓋房子,談何容易!紅磚價格不便宜,建材除選擇「土埆」外,另一種方式則是「就地取材」。
旗山因為鄰近內門及台南新化,兩地都屬山區,竹林取之不盡,自然而然成為建材。
因此,建造「柱仔腳厝」,最方便的,就是以竹林取材。起造前選材需靠經驗,竹材宜選擇六年以上,十年左右的刺竹,以通直為佳。
構屋前需先整地,和規劃屋內格局。舊時台灣丘陵山地地區,或是平地,是最常看到的建築物。在內外牆,塗上泥漿和石灰,就可作為簡單住家之用。
傳統的「柱仔腳厝」,係以刺竹為屋牆之幹樑,「竿蓁」為內牆之隔間,和茅草為屋頂避雨。不過,茅草容易損壞,現今能看到的柱仔腳厝,屋頂都以換成鐵皮,或是換成塑膠瓦片。
在南台灣,北從台南新化丘陵地帶,南至高雄燕巢月世界之間,由於惡地地質,作物生產不易,山溝林地遍生刺竹。早年的刺竹,作為竹編和造紙之用,有專業商貿買賣進行,或為柱仔腳厝建材之用。
「柱仔腳厝」不若紅磚與土埆來得堅固耐久,沒有被拆掉或垮掉的,能保留至今,統統算是骨董了。
在旗山區旗南路「香蕉大王」盧廷祖宅左前方,有一家「柱仔腳厝」,但是已經破舊,無法入住。
倒是在溪洲新光里「磱碡坑」,還能看見兩間「柱仔腳厝」,一間是由旗南三路70號邊進入後,即可看到。不過,已經嚴重損毀,無人居住。按現況,已無修復價值;一間是旗南三路116號,因為細心維護,保存完整,雖然屋頂已換新成新瓦片,但無損「柱仔腳厝」的原汁原味風貌,相當難得。目前屋內仍供奉祖先公媽神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