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戴貴立/大陸連線報導
一般理工科,不會重視人文。學習獸醫,動物專業的可能也是懂生物,其他方面比較弱。王振山博學勤奮,同時國學根柢深厚,讓與之交往多年,台灣馬界前輩瑪耶佩服! 有一回,杜甫詩「所向無空闊,真堪託死生」,請教台灣友人。先不解答,一般就字面,解讀「馬匹奔跑,面對遼闊的空間,盡情發揮,馬可以把主人生命託付,是人類忠實的朋友。」這樣是看法,是字面的,也是乍看合理的。
王博士不是國學方面,是馬大動物研究的,他解釋,這個杜甫引用劉備是馬「的盧」,在檀溪一躍,脫離險境,擺脫了追兵。所以空闊是指坎坷或是障礙,災難。經他一點撥,台灣方面研究古文字學,語文知識有一些基礎的瑪耶,把空闊二字梳理,發現雙聲,屬於連綿詞,不能依照字面解釋,何況杜甫的唐代,中古音,今天的閩方言就是唐代語言,坑坑洞洞,叫做「坑窟」,空闊與它可以連結了。這能夠讓台灣友人欽佩,不是沒有道理的。
王博不是引用唐代吟詠馬的詩詞,清代不少馬詩也清理出來送台灣馬界友人欣賞,最近還找出用在馬身上的各種熟語成語。如形容馬頭:首如渴烏、別開生面、顧視清高。 形容耳朵:竹批雙耳。 形容眼睛:麟形雞目,雙瞳夾鏡、目鏡成人。 形容馬的蘭筋:蘭筋中束。 形容馬鬃馬尾:風鬃霧鬣、尾散星飛。 形容馬嘶鳴:長嘶生風、驕嘶噴玉。 形容馬的鷹膀:文臂花肩。 形容馬的毛色:桃花赤汗、雲散五花、形殊赭白。 形容馬蹄:蹄如截鐵、四蹄踏雪。 形容馬的狀態:雄姿逸態、倜儻權奇、 形容馬的步法:霜蹄蹀躞、若驟若馳。 形容馬的速度:閃電絕塵、逐日追風、朝楚暮燕。 形容馬的德行:力備德全、一顧知恩。
當年王鐵權前輩去世,悼念並代台灣友人致贈花圈。王紹松教授往生,王振山以學生,晚輩身分,撰寫追悼文字。如果要台灣學界,理工專業撰寫文章,通常會藏拙或是找人代筆,因為寫作能力往往不佳,怕丟人。王振山執筆就是簡潔,真誠。
看看下面他寫的文章前面導言及重點:
第一屆中國馬會副會長離世 馬學專家撰書緬懷先生 2016年10月1日,我國著名馬學家、第一屆中國馬會副會長、寧夏農學院教授王紹松先生在銀川去世,享年76歲。先生駕鶴西遊,駿馬騰雲遠逝。馬學專家王振山博士撰寫《王紹松小傳》,緬懷先生。 王紹松先生為人低調、治學嚴謹、謙虛謹慎,為中國馬業默默奉獻。他通曉英文及俄文,編譯及寫了百余篇馬及畜牧方面的文章,尤其在馬術運動、馬匹營養管理、群牧養馬方面著述較多。
王紹松先生是畜牧專業畢業的,後來從事馬術調教、訓練、裁判,翻譯了不少馬術及賽馬的比賽規則,被稱為將“中國馬術與畜牧相結合的第一人”。他從小在北京長大,小時候受蘇聯電影的影響,開始喜歡馬。在考大學時因記錯考試時間,誤了一科化學的考試。但因填報的三個志願均為畜牧專業,感動了學校的招收人員。因此,北京農業大學(今中國農業大學)就將他招收。 “大學一年級的時候經常要勞動,我就選擇在馬場勞動,主要負責遛馬,選我當學習委員我沒幹,但是我樂意做養馬課的課代表。那時沿著村莊旁的河邊溜達,有時候還要騎著馬或牽著馬去清河那邊給馬過磅、稱體重,以便按照體重調整馬的飼料量。 ”
“1963年大學畢業分配時,我非常想去養馬,但內蒙古、東北這樣的養馬發達的地區,已經沒有分配名額了。我只能留在北京搞養豬。但有一個同學被分配到新疆,而他卻想留在北京。最後,我決定和這位同學互換,讓他留京,我去新疆。就是因為新疆可以去養馬,我真是太想養馬了。”王紹松說。
閱讀以上文字,不必看完長篇文字,光是重點細述,就可以看出文筆功力。或許大陸科技人才,對於人文素養要求也是很高的。台灣也有高手,科技人也能「舞文弄墨」,只是文筆不通的相對比較多吧!王振山確實不同!
圖:王振山參觀古代的拴馬石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