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濃保有五座敬字亭,永安路「瀰濃庄敬字亭」還係(是)全國唯一被內政部列為三級古蹟个敬字亭,美濃還保有一个目前全國碩果僅存个「聖蹟會」,逐年(每年)舉行「送字紙上天」祭典。近年來傳統祭典漸受重視,行政院客委會積極推動文化保存發展工作,當地人士摎(和)學校共襄盛舉協辦「迎聖蹟 字紙祭」活動,使這項傳統祭典受到重視,客委會將此活動納為客庄十二大節慶之首站,有其賦涵个深厚意義存在。
「聖蹟會」相當於清初在大陸組成个惜字組織,一般惜字會員捐款雇工到各條街道撿拾字紙,然後送到敬字亭焚燒,堵著(每逢)倉頡或文昌帝君生日正(才)舉辦「送字紙」祭典。
美濃上庄、中庄、下庄敬字亭設立後,當時瀰濃庄管事,逐个(每個)敬字亭分別派二人負責奉祀香火,另外派右堆司兵馬職个分堆長職司煎神茶奉茶等工作。
「美濃聖蹟會」係下庄人鍾晉嘉首創,創會以來人數一直維持論(近)百人,近年老成凋零會員漸減少,同(與)大陸無共樣个(不同的)有二點,其一係拈(撿)字紙並非雇工執行而係自願性質,由會員沿路拈並喊住家將字紙拿出來倒;另一點無共樣个係「行聖蹟」同「送字紙」之日,逐年定在農曆年初九「天公生」舉行,以便當日上達天聽。
「送字紙」之日,與會者須整肅服裝儀容,準備三牲四果,在美濃「廣善堂」前舉行祭聖人儀式,然後大家扛著歸(整)年從敬字亭裡肚(裡面)收取積存个紙灰,在鼓樂吹奏引路下行到美濃河邊「行聖蹟」。
傳說海龍王會將象徵聖蹟个紙灰,帶往天庭稟奏玉皇大帝,聖蹟會員到河邊還愛祭拜、誦經,祈求河伯水官相助,然後再掖(撒)紙灰入河「送字紙」。
頭擺(以前)「行聖蹟」同「送字紙」祭典時庄內老少熱心參與,爺哀(父母)篤信子女參加送字紙上天活動,玉皇大帝同掌管文職个相關神祇會保庇子女書讀得更好,故所(因此)虔誠之心帶著子女參與,現下(如今)社會習俗變遷,只有老輩聖蹟會員仍執著於該項祭典,日後可能淨伸(只剩)無字紙个敬字亭屹立原地,向後世子孫訴說先民敬字惜紙个歷史故事。
「迎聖蹟 字紙祭」這種尊重文字摎愛惜紙張風俗,係愛(是要)珍惜受教育機會,對事物愛存敬惜之心,這是現代人愛學習个美德。(作者黃山高)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黃山高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images/newsimg/medium/250209012222.jpeg)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images/newsimg/medium/250209012358.jpeg)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images/newsimg/medium/250209012359.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