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兒童節不只是歡樂與禮物,高雄市深水國小今年以兒童權利公約為主題,策劃連續兩天寓教於樂的慶祝活動,讓學生在歡慶專屬節日的同時,也深入理解兒童權利的重要性,活動結合雙語學習、國際交流與美食體驗,讓這個兒童節成為小朋友難忘的回憶。
活動第一天由國教署人權教育議題中央課程教學輔導諮詢委員韓筱玲老師主講,以繪本《好心的國王》介紹兒童權利之父柯札克的感人故事,讓學生了解兒童節背後的意義與歷史。
六年級廖同學感動表示:「我要感謝柯札克,因為他的努力,我們今天才有受到保障的兒童權利。」
除了認識歷史,孩子們也在活動中學習到兒童權利公約的四大基本原則,包括「兒童最佳利益」、「禁止歧視」、「尊重兒童意見」與「生存及發展權」。韓筱玲老師透過生活實例引導學生思考自身處境,培養自我保護與尊重他人的意識,深化人權教育的內涵。
活動第二天則邀請來自印尼與菲律賓的三位國際學伴,在樹德科技大學潘佳幸教授帶領下,設計以兒童權利公約為主題的雙語快問快答闖關遊戲。小朋友們一邊答題,一邊期待能夠順利兌換披薩獎勵,一年級的張同學開心地說:「我要夏威夷口味的披薩!答對問題才有得換!」
烤披薩的香氣瀰漫校園,孩子們開心奔跑在闖關路線上,國際學伴Jaymie也笑著分享:「我閱讀了英文版的兒童權利公約,設計了30題考題,小朋友都答得很好,還邀請我一起玩其他關卡,這是我在臺灣最特別的兒童節體驗。」她感動地說,兒童權利公約是全球共通的「兒童語言」。
深水國小以創新形式讓學生透過參與式活動實踐人權理念,讓兒童節成為不僅有禮物與歡樂,更充滿教育意義的日子。在美味披薩與國際交流中,孩子們大聲說出自己的權利,也用行動學習關懷與尊重,展現真正的兒童力量。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