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李至文/高雄
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國海院)與國立中山大學共同辦理國際太平洋海洋教育者網絡(IPMEN)研討會,吸引來自超過十個國家上百名全球海洋素養、海洋科學及傳統生態知識(TEK)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探討海洋素養、海洋環境永續及傳統知識如何與現代海洋科學相輔相成。管碧玲於簽署《打狗宣言》儀式中強調,《打狗宣言》的不僅是一次國際學術討論的成果,更是推動全球行動的關鍵時刻!
海委會表示,這是IPMEN組織七年後第2度選擇在臺灣舉行大會,凸顯臺灣海洋教育在國際已具代表性,今年吸引了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日本、韓國、菲律賓、印度、印尼、馬來西亞、香港、孟加拉等超過10個國家的與會者。尤其本次會議更發表《打狗宣言(Takao Declaration)》,確立全球推動海洋教育與傳統生態知識融合的未來方向。
國海院表示,國際太平洋海洋教育者網絡(IPMEN)研討會自4/14至4/16於國立中山大學舉辦,上次在臺舉辦為2018年,這是IPMEN組織七年後第2度選擇在臺灣舉行大會。今年最特別的是,會議最後一天(4月16日)由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中山大學校長李志鵬、國海院院長陳璋玲、高雄市政府官員及重要貴賓親臨會場共同發布《打狗宣言(Takao Declaration)》。
國海院指出,《打狗宣言》的核心理念在於結合傳統生態知識(TEK)與現代海洋科學,實現多元共存的永續海洋發展模式。主委管碧玲認為:「面對全球海洋日益嚴峻的挑戰,我們必須以科學為根基來研究與保護海洋,同時也應深切理解、尊重沿海社群數千年來與海洋共生的生活智慧。透過跨領域的對話與合作,我們可以共同探索人與海洋和諧共存的未來之道。傳統生態知識不只是珍貴的文化資產,更是實現永續治理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值得被納入教育體系、政策規劃與國際合作之中,並獲得更廣泛的重視與支持。」
《打狗宣言》提供三大行動方向,倡議未來全球推動海洋素養與海洋治理的方向:
強化傳統生態知識與科學的合作機制:各國應建立海洋管理與傳統知識的合作架構,確保沿海居民的智慧能夠在當代海洋治理中發揮作用,形成更具包容性的海洋政策。
深化海洋素養教育,提升公民參與度:將海洋素養與傳統生態知識納入全球教育課程,讓年輕世代從小培養對海洋的關懷與責任感,進而推動全民參與海洋永續行動。
建立國際平臺,共享與傳承海洋知識:打造一個跨文化、跨領域的海洋教育與傳統生態知識交流平臺,促進不同國家與社群間的合作,確保知識能夠被完整保存及永續發展。
國海院更說明,《打狗宣言》的發布,不僅是一次國際學術討論的成果,更是一個推動全球行動的關鍵時刻。海洋素養的提升將改變民眾對海洋的態度與行為,讓更多人意識到海洋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從而激發更積極的參與意願。
主委管碧玲強調,臺灣長年受戒嚴體制影響,曾經讓人民與海洋疏離。然而自2000年起,我們開始推倒這道心牆,讓人民重新親近海洋,正是從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的開發開始。時至今日,全國最具活力的海洋活動依然以高雄為核心。因此,選擇以高雄古地名「Takao」發表IPMEN二十週年大會宣言,對我們而言,不僅是榮耀,更是象徵性的選擇;這正如中華民國臺灣在成立海洋主管機關時,選擇將海洋委員會設於高雄,是同樣有力且自然的決定。
作為一座擁有豐富海洋歷史與文化的城市,高雄在此次會議中展現了其在海洋素養與國際合作中的獨特地位。未來,「打狗宣言」的精神將持續影響全球海洋政府政策、學術研究、企業責任與公眾參與,讓每個人都能成為海洋保護的行動者。高雄這座昔日的「打狗」之地,如今正以全新的視野,連結全球海洋教育者,推動世界邁向更永續、更具包容性的藍色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