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正修科技大學「環境毒物與新興污染物研究中心」在新興污染物檢測領域表現卓越,吸引《天下雜誌》南下專訪。天下雜誌整合傳播部業務經理劉麗蓉帶領團隊親赴高雄採訪,對中心從環境樣品擴展至食品安全與禁藥檢測的研究成果留下深刻印象。中心主任張簡國平指出,未來將積極拓展國際合作,以科技守護人類健康與生活環境。
正修科大研究中心自2018年獲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補助後轉型升級,不僅涵蓋空氣、廢棄物、水質、土壤及地下水等檢測範圍,更延伸至食品樣品、濫用藥物尿液、運動員禁藥等領域,規模編制高達167人,是目前全台最大單一檢測研究中心。張簡國平強調,中心肩負社會責任,除了本地檢測,也積極參與新興毒品、生技醫學等前瞻議題研究。
面對《天下雜誌》詢問國際合作案例,張簡主任指出,中心鎖定南向國家合作,如印尼、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與泰國等。以印尼為例,當地環保意識剛起步,類似台灣早期從掩埋場轉型焚化爐過程,合作有助提升戴奧辛等有毒物質的檢測能力;越南則與國家科學院共同參與「奈米材料輔助微生物降解戴奧辛」計畫,並針對土壤重金屬進行精密分析。
研究中心2024年已創下2.53億元的產學合作金額、技術轉移金額達1,379萬元,成績斐然。張簡國平指出,中心是國內首家取得環境部認證、可進行全氟化合物檢驗的機構;更成功開發國內首創的熱裂解-氣相層析/質譜儀(Pyro-GC-MS)與串聯質譜儀(Pyro-GC-MS-MS)技術,能有效分析人體組織中的塑膠微粒,填補國內檢測技術空白。
展望未來,張簡主任認為,將奈米科技與生醫應用結合是下一步發展方向。他表示,泌尿系統不同部位的癌細胞具備專一性生物標誌物,研究中心將攜手長庚醫院與屏東榮民醫院,透過癌細胞捕集平台結合尿液樣本,開發早期篩檢技術,讓一般民眾、家族病史患者及高風險族群更易於早期偵測與預防。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正修科技大學「環境毒物與新興污染物研究中心」在新興污染物檢測領域表現卓越,吸引《天下雜誌》南下專訪。天下雜誌整合傳播部業務經理劉麗蓉帶領團隊親赴高雄採訪。

▲正修科技大學「環境毒物與新興污染物研究中心」在新興污染物檢測領域表現卓越,吸引《天下雜誌》南下專訪。天下雜誌整合傳播部業務經理劉麗蓉帶領團隊親赴高雄採訪。

▲正修科技大學「環境毒物與新興污染物研究中心」在新興污染物檢測領域表現卓越,吸引《天下雜誌》南下專訪。天下雜誌整合傳播部業務經理劉麗蓉帶領團隊親赴高雄採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