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文浩良/香港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與香港城市大學能源及環境學院今日公布《2024/25年度碳中和進展與挑戰調查》結果。此為兩機構繼2022/23年首度合作後再次進行的業界調查,旨在追蹤香港企業在邁向碳中和過程中的最新動態與挑戰。
今年度調查訪問了126家企業,涵蓋中小企與大型機構,結果顯示儘管業界對碳中和的整體認識較前一次調查略有提升,但仍有62%企業表示對該概念不熟悉,78%的受訪者尚未建立明確的碳中和目標,52%未進行碳審計與定期評估。資源不足仍為主要痛點,有高達70%企業坦言缺乏推行相關措施所需的資金與人力,尤以中小企影響最為顯著。
調查指出,企業面對碳中和轉型的三大障礙包括:高昂的資本需求、缺乏轉型激勵機制、以及欠缺低碳技術與專業知識支援。尤其在製造與進出口產業中,超過半數企業已受到碳關稅及範疇三碳排放(Scope 3)壓力影響,顯示外部供應鏈與國際規範正加速倒逼企業改變。
企業普遍希望獲得更多技術和資金支援,特別是在產品碳足跡計算、綠色科技應用、顧問諮詢與員工培訓等方面。這些需求反映出企業已從「認知階段」逐漸邁向「行動階段」,但轉型仍需外部力量推動。
生產力局綠色生活與創新部總經理蔡劍虹博士指出,生產力局已針對多個行業,如電鍍、針織與餐飲業等,推動量身打造的碳管理能力建設計畫,協助業界落實碳管理實踐。同時透過多項綠色科技研發與應用,促進業界低碳轉型。
香港城市大學梁國熙教授表示,這次調查有助理解企業真實處境,也為政府和學術界提供關鍵數據,作為政策與支援策略制定的依據,協助企業迎接「碳中和時代」的變革與挑戰。
生產力局補充,將持續聯合各界推動碳中和行動,包括參與環境運動委員會、香港餐飲聯業協會等多項倡議活動,鼓勵企業和市民「由知轉行」,共同邁向綠色未來。
圖/生產力局綠色生活與創新部總經理蔡劍虹博士(左)及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教授(能源及環境)暨香港城市大學能源及環境學院可再生能源講座教授梁國熙教授(右)分享2024/25「碳中和進展與挑戰」業界調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