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高雄環境再爆重大醜聞!市議員白喬茵今(8)日在市長施政報告質詢時震撼揭露,大寮某廢棄物清除業者長期非法貯存、處理廢棄物,甚至輸出至東南亞,卻僅遭高雄市政府環保局輕描淡寫以最低罰則了結。直到新北地檢署介入,才揭開這條跨國不法輸出鏈,涉案獲利高達新台幣4,954萬元。她痛批市府執法怠惰,讓陳其邁「嚴查嚴辦」的承諾成了國際笑話。
白喬茵指出,涉案工廠至今仍在營運,公權力形同失能。她強調,根據統計2021年至2024年間,高雄涉及任意傾倒事業廢棄物的司法判決多達63件,平均每月就有一起重大案件,顯見業者根本不把市府稽查放在眼裡。
她舉例,大寮這起個案,早在去年3月就有民眾投訴,業者大量收受各縣市廢棄物,非法破碎堆置,現場惡臭衝天、碎片四散。投訴數次,環保局卻僅以限期改善或最低金額罰緩草草結案。更離譜的是,該公司去年12月即被查出涉及非法輸出,但環保局僅開罰12萬元。最終仍須由新北地檢署統籌,聯合北、中、南多地環保局偵辦起訴,案情才水落石出。
「市府明知卻不報警,甚至未參與跨縣市偵辦,難怪外界懷疑環保局有『內鬼』!」白喬茵直言,這不僅是地方執法失職,更已違反《巴塞爾公約》,讓高雄蒙上將廢棄物外銷東南亞的污名,嚴重損害國際形象。
她痛批市府長年縱容不法,讓高雄再度成為「廢棄物天堂」。高雄本是新南向基地,卻因環保執法不力,反被國際看見黑數輸出,重創城市聲譽。她要求陳其邁立即徹查環保局的責任,重整檢舉流程、提高稽查密度與罰鍰力度,並持續追蹤廢棄物流向,杜絕高雄被不肖業者利用。
面對質疑,市長陳其邁辯稱,環保局皆有依法稽查開罰,並反酸韓國瑜任市長時期,連《區域計畫法》與《土石採取法》都沒有相關開罰紀錄。但這番回應引爆白喬茵怒火,她當場拂袖離席,場面火藥味十足。
這起爭議不僅凸顯高雄環境治理長期的漏洞,更挑戰市府的施政公信力。當市民關注垃圾去化與城市國際形象時,高雄卻一次次被貼上「環境破口」的標籤。如何徹底改革環保稽查,恐將成為市府未來最嚴峻的考驗。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白喬茵 #陳其邁 #廢棄物天堂 #大寮 #環保局 #巴塞爾公約 #跨國輸出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