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當綠能浪潮翻湧,高雄青年正踏上海上巨塔、迎風而上!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攜手西門子歌美颯再生能源公司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共同推動「風場運維技師在地培育計畫」,日前於「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舉辦「風起職航:西門子歌美颯風機技師實習分享會」,展現產官學聯手打造離岸風電人才搖籃的亮眼成果。
本次成果分享會吸引能源產業、學界與青年學子齊聚,高昂的工程安全吊掛設備、風機零組件展示於台上,一旁實習生專注分享風場第一線的真實體驗,彷彿海上風機正在眼前呼嘯轉動。金屬中心作為訓練核心單位,課程涵蓋GWO國際基本安全訓練、基礎技術三項、吊掛指揮與西門子歌美颯專業技術,讓學員在踏上海上風電場前,就已具備國際級的安全意識與技術底氣。
西門子歌美颯表示,合作兩年來已成功打造離岸風電技術人才的在地培育模式,首屆實習生更交出100%轉正亮眼成績,顯見青年在國際級標準訓練場域中迅速成長。今年持續擴大規模,已有學員正式加入海上運維團隊,從課堂走向風場,以雙手守護能源供給的穩定與永續。
高雄科技大學作為我國綠能人才重鎮,積極導入離岸風電現地訓練與專案合作,讓學生親臨風場、登塔檢修、實作安全管理,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學生普遍表示,能親身踩在海上平台、抬頭仰望迎風轉動的百米機塔,是課本上學不到的震撼,也讓投身綠能產業的決心更加堅定。
現場兩位畢業實習生分享成功跨越甄選、成為正式風機技師的心路歷程,引來台下學弟妹掌聲熱烈。從第一次綁上安全吊帶、到站上海上風機塔頂俯瞰海天一色,他們說:「這份工作讓我們每天都在與風競逐,也與自己較量。」一句話,道出離岸風電產業的勇氣與榮耀。
金屬中心董事長劉嘉茹肯定合作效益,認為三方建構的培訓與媒合雙軌機制,使青年看見明確職涯路徑,更象徵離岸風電人才在地化的重要里程碑。
她表示,金屬中心未來將持續整合政府政策、學校能量與國際企業資源,茁壯台灣自主綠能人力供應鏈,為我國邁向淨零永續注入堅實推力。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金屬中心 #西門子歌美颯 #高雄科技大學 #離岸風電 #綠能人才 #風機技師
看更多新聞請點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