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表彰醫師長年投入臨床醫療與公共衛生服務的貢獻,衛生福利部今(11)日上午舉辦「第十二屆優良暨資深典範醫師頒獎典禮」,從所屬27家醫院共2,277名醫師中,遴選出62位表現卓越、足堪楷模的醫師,今年首度增設「醫療貢獻獎」,向退而不休、持續奉獻醫療領域的醫師致敬。
衛福部石崇良部長親自出席頒獎,讚揚獲獎醫師們在醫療專業、病患照護與醫療創新上的傑出表現,肯定他們秉持仁心仁術、傳承專業精神的典範意義。
首屆「醫療貢獻獎」由醫療財團法人好心肝基金會李懋華執行長與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林水龍總院長獲得。李懋華醫師從醫51年,任職醫福會執行長期間,積極推動醫院經營管理改革與公共政策落實,使部立醫院整體績效與服務品質顯著提升。退休後仍持續投入公益醫療,推展全台肝病篩檢並深入離島偏鄉進行超音波檢查,協助早期發現肝病患者。
林水龍醫師服務年資達50年,於民國93年率先引進全台首部專用乳房MRI設備,開創乳癌篩檢新紀元。擔任醫福會執行長期間,積極提升偏鄉醫療能量與國際醫療合作,並推動美沙酮替代療法。112年起擔任台北仁濟院總院長,推動「高危險群婦女乳房MRI篩檢補助計畫」,每年補助百名婦女接受檢查,實際守護女性健康。
「資深典範獎」由澎湖醫院匡勝捷院長、彰化醫院王守吉醫務秘書、桃園醫院楊菁華主任、新營醫院邱俊達醫師,以及八里療養院戴萬祥主任獲得。五位醫師分別在醫院管理、臨床教學、精神醫療及偏鄉照護等領域展現亮眼成果:
- 匡勝捷院長積極爭取資源,推動智慧醫療,縮短城鄉醫療差距。
- 王守吉醫務秘書成立南彰化第一個關節治療中心與重症創傷小組,導入跨科整合加速康復機制。
- 楊菁華主任推動AI影像判讀與輻射劑量監測平台,提升醫療智慧化。
- 邱俊達醫師服務超過32年,推動精神居家醫療與美沙酮替代療法。
- 戴萬祥主任主責司法精神醫療計畫,於113年成立司法精神病房,成果卓著。
此外,今年共有29位西醫、2位中醫及2位牙醫獲頒「優良獎」,另有24位年輕醫師榮獲「優良新人獎」,展現醫界新生代的熱忱與潛力。
典禮同時頒發「台灣e院—醫療諮詢服務」與「醫療影像判讀中心」績優團體及個人獎,表揚醫師們在遠距醫療及AI醫療服務上的豐碩成果。其中,臺北醫院、苗栗醫院與桃園醫院分別榮獲e院績優團體獎;桃園醫院、胸腔病院、豐原醫院及臺北醫院則獲影像判讀績優團體獎。
石崇良部長感謝所有部屬醫院醫師堅守崗位、全心奉獻,強調「公醫使命」的價值,並期勉醫療團隊持續攜手推動「健康臺灣—三高防治888計畫」與「健康台灣深耕計畫」,共同守護全民健康,實現「健康台灣」的願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