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於今(11)日假松山文創園區北向製菸工廠辦理「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創新課程講師培力計畫成果發表會」,邀集縣市政府代表、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靈性關懷課程種子講師齊聚一堂,交流實務經驗與教學成果。現場除安排課程體驗與座談外,亦展示各地講師融合在地文化與長者需求的創新教學設計,充分體現社區照顧服務的創新能量。
因應臺灣高齡人口持續攀升,衛生福利部持續建構以社區為基礎的連續性照顧體系,截至今年9月全國已布建5,164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為回應新世代老人多元化的需求,今年推動據點創新方案辦理靈性關懷課程與實作培訓,計培訓120位種子講師,未來將深入各地據點授課及宣講,為據點注入新活力。
衛生福利部呂建德次長表示,種子講師角色不僅是課程引導者,更是未來於各地傳承寶貴授課經驗的重要推手。這群種子講師是在社區推動靈性關懷的堅實力量,能夠協助長者建立正向的生命態度,勇於面對老化帶來的變化與挑戰,並提早規劃晚年生活。
衛生福利部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強化據點服務功能,未來將建立課程教案以資源共享方式,支持地方政府擴大推動,提升老人生活品質,協力實踐全人關懷的政策目標。同時,政府亦將持續推動延長健康餘命、延緩失能失智相關措施,促進老人身心靈健康,支持老人自主自立、在地安老,實踐總統「健康台灣」的施政願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