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大小事新聞網 | NCHN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國際
  • 藝術
  • 綜合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國際
  • 藝術
  • 綜合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全國大小事新聞網 | NCHN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健康

破解5大試管嬰兒迷思 迎接好孕到

2024-12-11
發布在 健康
A A
分享到Facebook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

隨著國人結婚與備孕年齡逐漸延後,越來越多夫妻面臨懷孕困難。為協助不孕夫妻了解備孕過程中的挑戰,國民健康署解惑人工生殖常見5大迷思,包括試管嬰兒流產風險、胚胎植入數量與成功率的關係、試管療程對健康的影響,以及人工生殖嬰兒的健康問題,並提供備孕7秘訣,助有意生育的夫妻喜迎新生命。

迷思1:試管嬰兒懷孕特別容易流產?

  有些接受試管嬰兒療程而懷孕的夫妻,因為擔心容易流產而大幅改變日常生活規劃,因而增添不少壓力。事實上,接受試管嬰兒療程而懷孕的流產機率,與自然懷孕是差不多的,大約為10%~20%。發生流產的原因,大多與胚胎本身發育有關,如染色體異常導致的自然流產;而夫妻雙方年齡,亦是增加流產風險的因素之一,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及早規劃生育,把握女性在25歲至35歲之間、男性在40歲前的黃金生育年齡;此外,不明原因的流產亦可能發生,因此不必責怪對方,而以互相體諒與支持共同面對。

迷思2:植入越多胚胎就越容易成功?

  依據110年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分析報告資料顯示,植入單一胚胎之成功率為35%,植入2個或3個胚胎之成功率為29%~32%,兩者成功率是相近的。胚胎植入顆數越多,會導致多胞胎妊娠(雙胞胎或以上)的機率增加,進而提高孕產婦發生併發症及胎兒早產、低出生體重之風險,所以國際趨勢皆鼓勵降低胚胎植入數,以維護母嬰健康。

迷思3:做試管嬰兒很「傷身」?

  在進行試管嬰兒療程時,有些夫妻擔心是否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其實,試管嬰兒療程的安全性是經過科學實證的,但過程中的身心健康以及如何預防「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OHSS)」仍然很重要。OHSS是試管嬰兒療程中可能出現的副作用之一,發生時會引起卵巢腫大、噁心、腹瀉等症狀,嚴重者亦可能導致腹水、栓塞、腎功能受損。依據110年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分析報告資料顯示,OHSS發生率約為3%,其中大部分為輕症。為降低OHSS的發生機率與風險,不應過度在意AMH(抗穆勒氏管荷爾蒙,Anti-mullerian Hormone)及取卵數等數值,與醫師充分溝通、按時回診,並根據個人狀況調整治療計畫。此外,身心健康對於母嬰健康同樣重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和適量運動,以及伴侶和家人共同承擔責任並互相支援,皆有助於讓家庭在最佳狀態下迎接新生命。

迷思4:人工生殖的嬰兒較不健康?

  研究指出,試管嬰兒長大後的發展與自然受孕無異,而父母的年齡仍是影響胎兒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35歲以上孕婦面臨更高的流產、早產風險,胎兒出現先天缺陷或低出生體重的情況亦增加;男性40歲以後,染色體異常率的機率也增加,使精子不易與卵子結合。國外研究發現,45歲以上的男性生育可能增加配偶罹患妊娠糖尿病的機率,且可能與寶寶罹患自閉症、躁鬱症或思覺失調症等疾病有關。因此,考量母嬰健康,適齡生育不論男女都非常重要!

迷思5:做試管嬰兒可以挑選性別?

  國內相關醫療法規禁止懷孕做性別篩檢,除非醫療必要(例如:性聯遺傳疾病),不應進行胎兒性別篩選或性別選擇性墮胎;進行人工生殖,亦不得選擇胚胎性別,除非基於醫學理由,醫師不應以任何形式揭露胎兒性別。性別篩檢或因選擇性別而人工流產都是違法的,同時也是嚴重的性別歧視行為,相關醫療法規及罰則,已公布於國民健康署網站,民眾若發現有疑似違法檢測及選擇胎兒性別情事,可向各縣市政府衛生局反映。

7個小撇步,提升懷孕機率

  不孕症除了藥物諮詢、手術治療,甚或做試管嬰兒療程外,從生活上改變或注意也是備孕的方法之一,國民健康署建議備孕夫妻可落實下列7項秘訣於生活中:

  • 規律作息:日常作息重整,增加戶外踏青、身心放鬆靜坐等時間以減低生活壓力
  • 適度運動:睡眠充足及規律運動,保持良好身心健康
  • 維持理想體重:讓身體質量指數(BMI)維持在18.5~24之範圍內
  • 遠離菸、酒;避免藥物濫用
  • 均衡飲食:均衡營養,適量攝取高蛋白食物與維生素
  • 遠離高溫環境、有害化學物質及放射性物質
  • 偵測排卵期間:女性於每天晨起測量基礎體溫,依排卵前1天體溫約下降0.1~0.2℃及排卵後體溫約升高0.3~0.5℃等體溫的變化,找出排卵期     

延伸閱讀:

  • 【試管嬰兒專區】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314

相關的文章

健康

破解5大試管嬰兒迷思 迎接好孕到

發布者 衛福部
2024-12-11
健康

迎向美好新「聲」-人工電子耳

發布者 衛福部
2024-12-11
健康

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呼籲民眾不可掉以輕心,確實做好手部衛生與環境清潔消毒,注意嬰幼兒重症前兆病徵

發布者 衛福部
2024-12-10
健康

我國新增1例境外移入麻疹病例,籲請民眾前往流行地區做好自我防護,出現疑似症狀,應戴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

發布者 衛福部
2024-12-10
健康

時序入冬已進入呼吸道病毒活躍時期,且年末聚餐活動頻繁,疾病傳播風險上升,請符合資格民眾踴躍接種流感及新冠疫苗,共同提升保護力

發布者 衛福部
2024-12-10
下一篇文章

國土計畫子法有土地變更申請案轉銜配套機制 以保障民眾權益 內政部強調 既有申請案仍須依現行土地法令及審查機制辦理

最新新聞

生活

中獎發票模糊?雲端發票助您輕鬆兌獎!

2024-12-11
生活

中獎發票模糊?雲端發票助您輕鬆兌獎!

2024-12-11
日班津貼翻三倍 台中慈濟醫院打造護理幸福職場
地方

日班津貼翻三倍 台中慈濟醫院打造護理幸福職場

2024-12-11
漾新聞|高雄銀行攜手大榮劍橋國際雙語學校推動金融教育與防詐意識
地方

漾新聞|高雄銀行攜手大榮劍橋國際雙語學校推動金融教育與防詐意識

2024-12-11
社會

國土計畫子法有土地變更申請案轉銜配套機制 以保障民眾權益 內政部強調 既有申請案仍須依現行土地法令及審查機制辦理

2024-12-11

熱門新聞

《Vtuber》HoloLive星街彗星中之人曝光?網一面祝福與傑尼斯偶像超般配! 

《Vtuber》HoloLive星街彗星中之人曝光?網一面祝福與傑尼斯偶像超般配! 

2023-10-25
台灣藝術家鄧明墩紀念偉大的藝術導師-梵谷 教師節紀念_梵谷今年170歲了

台灣藝術家鄧明墩紀念偉大的藝術導師-梵谷 教師節紀念_梵谷今年170歲了

2023-09-28
消費者不滿中秋禮盒標示不符 格蘭菲迪威士忌遭疑廣告不實

消費者不滿中秋禮盒標示不符 格蘭菲迪威士忌遭疑廣告不實

2024-11-01
本土美食外送平台CASH POWER浣熊外送 強勢來襲

本土美食外送平台CASH POWER浣熊外送 強勢來襲

2024-10-18
嘉大67位學子獲頒廣源慈善助學金舉辦感恩分享會

嘉大67位學子獲頒廣源慈善助學金舉辦感恩分享會

2024-09-22
全國大小事新聞網 | NCHN

© 全國大小事新聞網

關於我們

  •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國際
  • 藝術
  • 綜合

© 全國大小事新聞網